牛蒡子
2009/1/14 16:41:48
辛寒牛蒡利咽喉,痈肿疮疡亦可瘳;
解毒疏风凉透疹,脾虚作泻莫轻投。
性味归经:性寒,味辛、苦。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
用量:3一10go
临床应用:
1.治感冒风热,发热口渴,无汗或有汗而不畅的温病初期证,取本品辛凉透表、疏散风热的作用,可与金银花、连翘、荆芥等合用,如银翘散。
2.治痈肿疮疡,取本品疏风清热、凉血消肿的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疖及痄腮等,如牛蒡解肌汤。
3.治痘疹初起,疹发不畅,取本品清泻热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可与荆芥、蝉衣、葛根等合用。
4.治咽喉肿痛、乳蛾、喉风、喉痧等症,取本品利咽消肿的作用,可与甘草、桔梗、山豆根等合用。
5.治疗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可与桔梗、枇杷叶、贝母等合用;治小儿百日咳可与莱菔子、葶苈子合用。
6.有报道本品用于治疗偏头痛、面神经麻痹及风湿性关节炎都有较好疗效。
验方选介:炒牛蒡子研成粉末,2—5岁每次服 lg,5~9岁每次服1.5g,10~15岁每次服2g,成人每次3g,每天3次,防治猩红热有较好疗效。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脾虚便溏者慎用。
药理提示:本品有利尿、解热、通便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星型奴卡氏菌及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也有降血糖作用。
文献引述:《珍珠囊》谓之“润肺散气,利咽膈,去皮肤风”。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