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皮肤科检查
2009/1/11 16:40:07

1.玻片压诊 
【检查方法】 选择透明洁净的载物玻片或透明特制的压舌板,按压于皮损处,以观察皮疹的颜色改变。 
【临床意义】炎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等,压之可褪色;紫癜、色素沉着等,压之不褪色;寻常性狼疮结节,压之呈苹果酱色。
2.皮肤划痕试验
【检查方法】用消毒之钝器,在被试者背部皮肤轻压划痕数条。
【临床意义】在划痕处出现风团,称皮肤划痕症阳性。色素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可出现阳性反应。
3.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FT)
【正常值】新出血点在10个以下。
【临床意义】新出血点超过10个,为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又称束臂试验)阳性,提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见于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P缺乏等。
4.温觉检查
【检查方法】用两支大小相等的试管,一管装冷水,一管装热水(50~C左右),以试管下端分别在患者正常皮肤上试温,如患者回答正常,再将试管在患处接触试温。
【临床意义】如回答不出冷热,则为温觉丧失;若回答迟缓或稍欠正确,则为温觉迟钝或减退。麻风、末梢神经炎、皮神经炎等,温觉丧失或减退。
5.棘层细胞松解征检查(Nikolsky征检查)
【方法与结果】牵拉患者破损的水疱壁时,若将角质层剥离相当长的一段距离,甚至包括外观为正常的皮肤,即为阳性;指压每个水疱中央外观正常的皮肤时,如角质层很容易擦去而露出糜烂面者,为阳性;以手指压在水疱上,如见水疱内容物随表皮隆起而向周围扩散,即为阳性;指压患者健康皮肤时,如被压部位多处发生角质层剥离者,可为阳性。
【临床意义】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等某些大疱性皮肤病,均可为阳性。
6.滤过紫外线检查(Wood灯检查)
【检查方法】应用通过含氧化镍的滤片而获得的320~400纳米(nm)长波紫外线,检查某些皮肤病。
【临床意义】 头癣检查:暗绿色荧光,为黄癣病发;亮绿色荧光,为白癣病发。真菌、细菌检查:红色荧光,为红癣;黄绿色荧光,为绿脓杆菌感染;棕黄色荧光,为花斑癣菌感染;绿色荧光,为腋毛癣菌感染。卟啉类物质检查: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的牙齿、原卟啉症的血、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的尿和粪及其部分患者的疱液,呈红色、橙红色或淡红色荧光;小腿溃疡合并细菌感染者,呈红色荧光。皮肤肿瘤检查:鳞状细胞癌,呈鲜红色荧光;基底细胞癌,不发荧光。色素性皮肤病检查:白色糠疹、结节性硬化、花斑癣等色素减退斑,较易与正常肤色鉴别;雀斑、色素性干皮病、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咖啡色斑等轻型或疑似的局限性色素增多症,使色素增多可更明显。
7.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可诊断链球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各种真菌感染、阿米巴、黑热病、丝虫病、疥疮、螨虫等所致之皮肤病。
8.血细胞及血生化检查
【临床意义】
(1)白细胞(WBC)检查:皮肤白血病、白血病样药物反应等,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急性荨麻疹者,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E)百分比均可增高;药物反应、红斑狼疮、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等皮肤病,白细胞可减少。
(2)血糖(GLU)及血胆固醇(TC)检查:血糖偏高,常可诱发多种皮肤感染,可确诊为糖尿病性皮肤病。胆固醇增高,常见于结节性黄瘤等代谢性皮肤病。
9.细胞学检查
【临床意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等,采用疱基部组织压片或刮片法,干燥后置于95%甲醇中浸泡1分钟固定,再以姬姆萨染色,如镜检见气球状细胞,即可确诊;疱疹样皮炎,采取大疱疱液涂片,镜检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即可确诊;勒雪病,采用刮片法,镜检可见异常组织细胞,可以确诊;天疱疮基部涂片,在镜检中,如找见核无定型、棘突松散的天疱疮细胞,即可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在血涂片镜检中找到红斑狼疮细胞。
10.斑贴试验(斑试)
【检查结果】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