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精液和前列腺液检查
2009/1/11 11:05:29

  1.精液量 
  【单位】毫升(ml)。
   【正常值】一次排精量3~5毫升。
  【临床意义】前列腺和精囊有病变时,尤其是结核性疾患时,精液可减少至1~2滴,甚至完全无精液排出,而只有成堆的脓细胞,亦可见大量红细胞(RBC);排泄管道梗阻,如先天性发育不全或炎性狭窄等;精液潴留于异常部位,如尿道憩室和逆行排精。
  2.精液颜色
  【正常颜色】正常人刚射出后的精液为灰白色或乳白色;10日以上未射精者,可射出略带淡黄色的精液。
  【临床意义】如射出鲜红或暗红色精液,见于生殖系统的炎症、结核和肿瘤;如射出黄色、棕色精液,见于精囊炎和前列腺炎。
  3.精液黏稠度
  【正常值】最初排出的白色黏稠胶样半流体,放置30分钟至1小时后,可自行液化,个别经24小时才液化。
  【临床意义】如液化迟缓或根本无液化现象,可抑制精子的活动而影响生育力,也可能是间接影响不孕的因素。如排出时即甚稀薄,表示含精子量少,亦属异常。
  4.精液气味
  【正常气味】呈腥臭味。
  【临床意义】如呈其他气味,可能为前列腺、尿道病变所致。
  5.精液酸碱度(pH)
  【正常值】正常精液偏碱性,pH值为7.7~8.5。
  【临床意义】有些病例精液pH值可低至6.O或更低,是造成死精症的原因。
  6.精子形态
  【正常形态】正常精子的形态如蝌蚪状,前端膨大为头部,其后方为体部,体后面连接一条长50~60微米(μm)的尾巴,即尾部。
  【临床意义】异形精子,可分为头部、体部和尾部畸形三种,其中头部形态最为重要。如畸形精子在10%以下时,对生育无影响;在20%以下,仍有生育的可能;如畸形精子超过20%,可考虑与不孕有关。
  7.精子计数
  【正常值】每毫升精液含精子0.6亿~1.5亿,多时可达2亿;一次射精的精子总数为4亿~6亿。
  【临床意义】每毫升精液含精子数少于0.6亿,或一次射精精子总数少于0.9亿,均应视为异常,表示生育机会减少。一般认为,每毫升精液中精子数少于O.2亿时,则不能生育;完全无精子,称为无精症。
  8.精子活动率
  【正常值】排出的新鲜精液中,精子活动率大于75%。
  【临床意义】精子活动率小于40%,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9.精子活动力
  【正常值】80%~90%的精子有活动力,离体2~3小时后的情子50%~60%仍能活动,或其活动力应持续3~6小时。
  【临床意义】精子无活动能力或活动能力不强的精子,提示为不育原因之一。
  10.精子运动速度
  【正常值】正常精子运动速度每秒超过30微米,纤毛运动速度每分钟为1~7毫米,鞭毛运动频率每秒为14~16次(32℃),在宫颈中的运动速度每分钟为0.2~3.1毫米。
  【临床意义】精液的环境是精子运动的条件,在精液不能液化、黏稠度太大或精子被凝集抗体所凝集等情况时,精子便不能正常运动,这是不育的原因之一。
  11.精子活动持续时间
  【正常值】正常精子活动(37℃)持续时间应在4~8小时(h),在阴道中活动精子存活时间为12小时,在宫颈中活动精子存活时间为2~8日,在子宫和输卵管中活动精子存活时间为2~2.5日。
  【临床意义】基本同精子运动速度。但精子活动持续时间还与女性阴道、宫颈、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正常与否有关,环境异常(如炎症等),便可影响存活时间,为不育的原因之一。
  12.精子爬高试验
  【正常值】1小时后于直径1.2毫米塑料管的5厘米处,正常精子多于10个。
  【临床意义】精子数量过少、形态异常及活动力不良等,均可致精子爬高试验异常降低,是不孕症众多因素之一。
  13.精液中细胞
  【正常值】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各少于5个/高倍镜(HP),偶见极少的精原细胞和上皮细胞等。
  【临床意义】如显微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