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高血压病
2009/1/21 9:24:41

  高血压病是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外界环境中各种不良的刺激,长期不断地作用于大脑皮质,造成大脑皮质机能紊乱,因而大脑皮质对视丘下部血管运动中枢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失去了对正常血压的调节而生病。
自测要诀
  西医临床分析:
  高血压的标准是,血压上升超过18.7/12千帕(40岁以上每增加10岁收缩压增加1.33千帕),伴见症状有:
  1.生活中逐渐出现头痛,颈项部发紧等不适感。
  2.一般强度体力活动或劳动后有眼花和心前区不适、心慌等症状。
  3.走路时脚步发飘,有踏不稳的感觉。
  4.注意力不易集中。
  5.身体容易产生疲倦感。
  6.在无药物影响的安静状态下多次测量血压均升高。
  中医临床分析: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肾阴阳失调引起,并把头晕、眼花、心烦、耳鸣、失眠、脚步轻飘归之为阴虚阳亢的症状;而把头目痛胀如裂、面红眼赤、口干、容易动怒、小便红、大便秘结归之为肝火上炎的症状。
警示
  ·治疗方案需要经过医生的肯定,不宜盲目自疗。
  ·家人或病人要学会使用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长期的血压增高会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肾并发症。因此,应及时把血压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
  建议相关检查:
  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高血压对小动脉的影响。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①测量血压前至少要休息30分钟,室内环境不过冷过热,同时不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或酒,并排净小便。
  ②开始测量血压时,先将血压计袖带绑好,但不要立即测量,这是为让被测量者最大限度地放松紧张的情绪。
  ③充气应快速至9.3千帕(70毫米汞柱),以后每充气1.3千帕(10毫米汞柱)触摸一下桡动脉的搏动,当桡动脉博动消失后,再加压充气4.0千帕(30毫米汞柱)。
  ④放气时应平稳,一般以每秒钟下降O.3千帕(2毫米汞柱)的速度为宜。
  ⑤准确读取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即高压)应是清淅听到的第一声,且应连续;舒张压(即低压)在儿童应取变音期压力,在成人则应取声音消失时的压力。
  如果需要连续多次测量血压时,两次测量之间应静待2分钟后方可,或将被测量上臂高抬,以减轻淤血。
自疗秘方
  一、中草药内服疗法
  1.肝阳旺盛型治方:
  天麻15克,钩藤15克(后下),黄芩6克,栀子10克,石决明10克(先煎),杜仲12克,牛膝15克,夏枯草10克。日1剂,水煎服。
  症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面目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2.肝肾阴虚型治方:
  熟地、山萸肉各10克,山药15克,茯苓、泽泻各10克,枸杞子15克,菊花、女贞子、旱莲草各10克,钩藤15克(后下)。日1剂,水煎服。
  症见头痛,眩晕目干,腰膝酸软,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3.脾虚痰盛型治方:
  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各10克,山药12克,钩藤10克(后下)。日1剂,水煎服。
  症见头晕沉不爽,肢体困重,胸腹痞闷,食少恶心,舌苔白腻,脉弦滑。
  4.阴阳两虚型治方:
  制附片6克(先煎),桂枝6克,熟地、山萸肉、茯苓、丹皮各10克,泽泻、泽泻、山药各12克,仙灵脾、陈皮各10克。日1剂。水煎服。
  症见头晕痛、耳鸣,形寒肢冷,心悸气短,腰酸腿软,失眠多梦,舌淡或红,苔白,脉弦细。
  二、成药疗法
  1.复方降压片:每次1-2片,1日3次。
  2.复方罗布麻片:每次1-2片,1日3次。
  3.珍菊降压片:每次1-2片,1日3次。
  4.天王补心丸(浓缩):1次10粒,每日2次,1次于睡前服。用于阴虚睡眠不安者。
  5.牛黄降压丸:每次1丸,1日2次,口服。
  6.杞菊地黄丸:每次1丸,1日2次,口服。
  三、外治疗法
  1.菊花800克,夏枯草、丹皮各400克,白芷200克,川芎100克,装枕伴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