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慢性胃炎
2009/1/21 9:01:05

  慢性胃炎大多数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其他诱致本病的因素有:进食太快,食物咀嚼不充分(如有牙病时),摄食过于粗糙的、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长期食用有刺激性的调味品,长期饮酒,以及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阿斯匹林等)。
自测要诀
  西医临床分析:
  慢性胃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依胃镜所见,又可分为浅表性和萎缩缩性:
  1.浅表性胃炎表现为长期存在的、逐渐加剧的消化不良症状,即食欲减退、饭后上腹部灼热感和饱满、暖气、恶心,甚至呕吐等。这些症状常在饮食不慎时发生。
  2.萎缩性胃炎除上述症状外,尚兼有全身衰弱症状,如消瘦、贫血、腹泻、胃酸等。其胃粘膜病变较浅表性为重。部分胃炎患者表现酷似消化性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的腹痛。
  中医临床分析:
  中医将慢性胃炎分为脾胃虚寒型、肝火犯胃型、胃阴损伤型:
  1.面色苍白、体乏无力、纳差、胃部喜按喜暖等多属于脾胃虚寒型。
  2.胃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舌苔黄厚等多属于肝火犯胃型。
  3.口干、舌红、苔薄白、睡眠不安且多梦、便秘等多属于胃阴损伤型。
警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除有浅表性胃炎病变外'胃腺体明显减少,脉管间隙扩大,胃粘膜层有全层性细胞浸润,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即胃型上皮变为肠型上皮。这种性质的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密切,特别是有肠上皮化生者更是如此,应引起特别重视。
  建议相关检查:
  1.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红白相间或花斑,散在均匀的小红点,红点与红点之间的黏膜略显苍白,有的像麻疹病人的皮肤,一般黏膜比较整齐。
  2.大便常规:可发现是否伴有消化道出血。
自疗秘方
  一、中草药内服疗法
  1.高良姜、檀香、青皮、陈皮各10克,枳壳9克,炮姜、香附、当归各6克,广木香4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症见胃痛遇冷发作,或遇冷痛甚,喜温畏寒等。
  2.煅瓦棱30克,川楝子、白术、白芍、乌贼骨、浙贝母、当归、柴胡、茯苓各10克,枳壳9克,竹茹6克,黄连、黄芩各4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症见胃痛急迫,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泛酸舌红等。
  3.当归、白术、檀香、枳壳、白芍、青皮、陈皮各10克,茯苓15克,香附9克,广木香、柴胡、生姜各6克,大枣5枚,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症见胃痛胀满,疼痛连胁,叹息易怒等。
  4.高良姜、吴茱萸、苏叶各6克,香附、干姜、广香、法半夏、甘草各10克,白术12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5.五灵脂16克,蒲黄、玄胡、伏龙肝、仙鹤草、茯苓、丹皮各10克,丹参、白菱各5克,白术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6.沙参、麦冬、白芍、丹参各15克,生地、乌梅、竹叶、法半夏、甘草、麦芽、大枣、厚朴各10克,生石膏2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
  二、成药疗法
  1.养胃冲剂:每日一袋,1日3次。2.黄芪建中丸:每次1粒,1日2次,用于脾胃虚寒者。3.元胡止痛片:每服4-6片,1日2-3次。4.雷尼替丁胶囊:每次150毫克,早晚2次吞服。用于胃酸过多者。5.胃舒宁片:每次2-3片,1日3次,餐前半小时嚼服。6.云南白药:每次0.3克,1日3次。7.胃得宁胶囊:每次2粒,1日3次。
  三、外治疗法
  1.用连须葱白600克,生姜300克,共捣烂炒烫,装袋热熨胃脘部。药袋冷即更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2.用舒乐热熨剂(中成药)热熨胃脘部。使用时撕去外层包装,稍加搓揉,待其发热,在疼痛处热熨。其热度在24-36小时内可持续保持50%左右。每天用1袋。
  3.将生萝卜、生姜各适量捣烂,加生香附粗末30克,喷洒白酒炒烫,装入布袋,热熨胃脘部。药袋冷即更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用生姜、大葱白、橘皮各适量捣烂炒烫,装入布袋,热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