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检查项目及标准
2009/1/9 16:18:35
一般检查是对被检查者全身健康状况的综合性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体脂、体型(三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1)身高
测量身高时,量尺(最小刻度为1mm)应与地面垂直,固定或贴在墙上。被测量者直立,两脚后跟并拢靠近量尺,并将两肩及臀部也贴近量尺。测量人员用一根直角尺放在被测量者的头顶,使直角的两个边一边靠近量尺,一边接近被测量者的头皮,然后读取量尺上的读数,精确至1mm。
(2)体重
在测量体重时,最好用经过校正的杠杆型体重秤。被测量者应空腹,不穿鞋,只穿轻薄的衣服,全身放松地站在秤上。测量人员读取杠杆秤上的游标位置,读数应精确至10g。
标准体重应结合性别和身高进行判定才比较科学。严格地讲,不同地区应制定不同的标准。
国内学者提出按性别计算标准体重的公式:男性平均体重(kg)=身高(cm)一105;女性平均体重(kg)=身高(cm)一100。日本学者提出亚洲人按身高计算标准体重的公式:身高159cm以下者,标准体重(kg)=身高一105;身高160cm以上者,标准体重(kg)=(身高-100)×0.9。应该说明的是,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的标准体重并不是绝对“标准”,实际体重高于或低于标准体重10%以内,都应该视为正常体重。
(3)体脂肪率
体脂肪率是指体内脂肪所占体重的比率,以往肥胖的定义是依标准体重为基准,现今,医学上根据脂肪率的高低来定义肥胖。过高的体脂肪率是造成各种慢性疾病的主要导火线,要控制体脂肪率在正常范围,是无法通过目测或一般体重计得知准确数值的,这都需要方便简易的体脂肪计的测算。体脂肪计是通过人体电阻原理,利用低电压电流测出电阻的单位,因为人体组织中的体脂肪是不导电的,而其他非体脂肪部分有70%为水分,是可以通电的,如果电阻越大,体脂肪就越高。
体脂肪率参考标准如下表:
性别
年龄
标准
男性
18~30岁
14%~20%
30~69岁
17%~23%
女性
18~30岁
17%~24%
30~69岁
20%~27%
(4)胸围
被测者双脚靠拢,全身放松,挺直站立,脸面向正前方,稍微抬高下颚。先量胸围(也就是突起点),再量胸下围:将皮尺(与地面)水平圈在被测者的胸围并紧贴着,不过刚开始时不要一下就拉得紧紧的,要由松开始慢慢收紧,量时被测者应先用一手将乳房轻轻地托高一些,就好像穿着胸罩一样,这时测量者便可以开始量被测者的实际胸围了,此时胸线(乳房底部面积所呈现的线条)也可以轻松找到。
男性:胸围=身高×0.48,如:身高175cm的标准胸围=175cm×0.48=84cm
女性:胸围=身高×0.5l,如:身高160cm的标准胸围=160cm×O.51=81.6cm。
(5)腰围
腰围是临床上估计病人腹部脂肪是否过多的最简单和实用的指标,不仅可用于对肥胖的最初评价,在治疗过程中也是有效的参考指标。腰围的测量方法是:被测量者两脚分开30~40cm,测量者将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mm的软尺,放在其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自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精确至1mm。
男性:腰围=身高×0.47,如:身高175cm的标准腰围=175era×0.47=82.25cm。
女性:腰围=身高×O.34,如:身高160cm的标准腰围=160cm×0.34=54.4cm。
(6)臀围
测量时,被测者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者将皮尺水平放在髋部左右大转子骨的尖端,围臀一周所测得的围度即为臀围。
男性:臀围=身高×O.51,如:身高175em的标准臀围:175cm×O.51=89.25cm。
女性:臀围=身高×0.542,如:身高160cm的标准臀围=160cm×O.542=86.72cm。
(7)体温
正常人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l℃,体温高于正常称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