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类风湿关节炎概论
2013/3/27 10:08:30
第一节类风湿关节炎研究发展简史
一、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研究发展简史
关节疾病在上古时代就已存在。考古学家发现,上古冰河时代的人类脊椎骨内就有关节炎存在。我国远在公元前6世纪就有了这方面的记载,如《左传·昭公元年传》云:“风淫末疾”,就是指的一种因受风而得的四肢疾病。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将骨关节和肌肉疼痛的疾病多命名为痹证。《素问·痹证》中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说明痹证的致病原因为风、寒、湿。并对出现五脏、五体的症状和病变者,又进一步分为五脏痹、五体痹等,为后世医家论痹奠定了理论基础。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风湿”与“历节”的病名,进一步明确了痹证的风湿性概念,并提出了散风除湿,微发其汗;温经解表,散寒除湿;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等治疗大法和诸多治疗方药如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及乌头汤。东汉末年的古典本草《神农本草经》中所载365味药物中治疗风寒湿痹证者有防风、牛膝等59味,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提供了基础。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痹证的症候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主张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如汤、熨、针、补养和宣导等治疗。公元681年,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先后提出“风痹”等10多种痹证命名,大部分都属于风湿性疾病。公元752年,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记载了白虎病,并认为与行痹不同。宋代的《圣济总录》和《太平圣惠方》则在治疗方药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尤其是比前人更多地使用了虫类药。公元1606年,明代王肯堂著《证治准绳》一书有:“两手十指,一指痛了一指痛,痛后又肿,骨头里痛。膝痛,左膝痛了右膝痛,发时多则五日,少则三日,昼轻夜重,痛时觉热,行则痛轻,肿去重”,这一段极似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的描述。建国以来,我国医学界对痹证的研究有了可喜的进展,发掘和创立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焦树德《痹病论治学》总结了32种治法,对痹证在辨证论治方面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现已发掘和研制出雷公藤制剂、尪痹冲剂、蚂蚁制剂、益肾蠲痹丸、抗风湿药酒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型中成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及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类风湿关节炎西医研究发展简史
“Rheuma”一词最早见于公元前4世纪希波格拉底文集有关“人体解剖”一文,按字义表示体液流动之意。希波格拉底和其弟子们认为人体生命决定了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每一种体液又与一定的“气质”相适应,每个人的气质决定于他体内占优势的体液。四种体液平衡则身体健康,失调则多病。在古希腊医学中rheuma(稀粘液)与catarrhos(卡他)可以互用,意思是鼻、口或眼中的液体分泌物流出。“Rheumatism”(风湿病)一词可能是古罗马医生Galen(130~200年)所创,用于记述构成人体的四种基本体液的不平衡,致其中一种流出,进入体腔而引起疼痛,包括关节痛。在古代不可能用现代的名称来记述疾病,数世纪以来,一直不加区别地沿用痛风和痛风素质来描述关节炎。直到17世纪Sydenham(1624~1689年)开始将一些单独的特殊疾病,从风湿病的总称中分出。他本人就是痛风的受害者,他把主要侵犯青年人的急性发热性多关节炎与痛风分开。虽然在他记述中的大部分是符合风湿热,但一些慢性病人,可能涉及类风湿关节炎。Syednham还记述了舞蹈病和纤维组织炎。
1763年Sauvages就曾描述过一种可能发生于急性风湿病后的继发性关节炎:手指肿胀如胡桃,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