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1/15 14:28:26
银屑病辨证论治
高志学医师(军事科学院传统医药学研究所,邮编:710068)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辨证分为风热郁表、血热抉馒、血虚风燥、湿热互结、冲任不调、肝肾阴虚六型,并自拟验方白虎丹加减治疗数百例,一般连服1—3个疗程(月)即可痊愈,总有效率达96%.效果满意,疗效显著。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病,与中医“白庀”、“松皮癣”等病类同。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或斑块,皮损表而覆盖有银白色鳞屑,是一种慢性具有复发倾向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由于本病病程冗长,顽固难治,易于复发,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高志学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根据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分为六型辨治,采用白虎丹、红玛瑙药膏等专病新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一、风热郁表型:多发于冬末春初,患者多数是初发或旧病复发之初期
症状:皮疹发展较快,呈红色或深红色,四肢外侧或前胸后背较多,亦可见之头而发际边缘。丘疹表现为点滴状或钱币状,表面覆盖少量银白色鳞屑,松动易脱落,剥刮鳞屑可见有筛状出血点。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口渴咽干、咽痛、周身不适等,发病前多有外感、咽炎、扁桃体炎等病史。
病因病机:此型患者体内素有蕴热,外感风热邪气,邪气郁结腠里,外不能透表,内不能渗泄,郁滞肌表。
治则:宜疏风解表,清热凉血。
方药:自拟白虎丹方。
处方:白鲜皮30 g,紫丹参30 g,虎杖15 g,赤芍15 g.蚤休15 g,威灵仙15 g,白僵蚕10 g。
用法:服白虎丹方20~30剂,丘疹即可消退。可将白虎丹方如上量称准研粉,炼蜜为丸,以善其后。
二、血热挟湿型
症状:多发于四肢弯侧,皮损潮红,局部浸润潮湿,常见患处有抓痕样血丝,身热,口干不渴,四肢困倦,心烦纳差,舌质红,舌苔黄厚或腻,脉沉滑或滑数。
病因病机:此型患者多数喜食辛辣鱼鸭厚味,致使脾胃损伤,湿热内蕴,郁结腠理,留栉经络,阻遏气机,泛发成患。
治则: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处方:白虎丹加土茯苓60 g,生薏苡仁30 g。
用法:上药连服30剂,患者皮肤潮红开始变淡,渗出液减少,继用30剂,皮肤红斑可望消退。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及鸡鸭鱼羊等食品。
三、血虚风燥型
症状:病程日久,病情稳定,皮损不再扩大,或有少数新发皮疹,皮肤干燥,皮疹色淡,鳞屑较薄,部分患者皮损中央已恢复正常皮肤,四周呈弧形皮损,经久不退,有轻度的瘙痒感。舌质淡白,苔薄白或无苔,脉象弦细或缓而无力。
病因病机:患者素体虚弱或久病损伤营血,或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致使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
治则:宜益气养血,润燥止痒。
处方:白虎丹加乌蛇肉15 g,鸡血藤15 g,合欢皮15 go
用法:上药连服30剂,皮损即可恢复正常,此型患者饮食不可过于单一,忌食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四、湿热毒互结型
症状:四肢躯干、腋窝、腹股淘红斑糜烂,或可见丘疹状脓疱,脓疱此起彼伏,融合成片,患者烦热,心烦,口褐或关节肿痛,小便黄或大便秘结,腹股沟或颌下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濡滑或弦滑。
病因病机:湿热内蕴,郁久化毒,湿热毒互结,郁滞肌肤。
治则:宜清热渗湿,凉血解毒。
处方:白虎丹加土茯苓60 g,生薏苡仁60 g,槐花30 g.旆莶草15 g,全蝎10 go
用法:上药连服30剂后,皮疹色可变淡,脓疱渗出液减少,鳞屑消退,改用白虎丹丸剂,每日3次。此型缠绵难愈,经常反复加重,临床既要注意脓疱与皮疹色泽变化,叉要注意苦寒药伤胃的弊端,适当加入健脾化湿药如砂仁、白蔻仁、佩兰等药,以免造成脾虚毒恋迁延的结局。
五、冲任不调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