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3/1/15 14:25:40

妙除热毒,巧顾护阴
    钟以泽,男,主任医师、教授、四川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专攻外科,对皮肤科疾病有独到见解和研究,治愈了许多皮肤病疑难杂症患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属于祖国医学“白疕”范畴。钟氏分期分型辨证论治该病,疗效显著。
    一~病因病机
    钟氏认为银屑病多在正气不足之时,由外邪侵袭所致。该病于春季风温之邪盛行之际好发,于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之时复发或加重。多发于青壮年阳刚之躯,患者素体阳热偏盛,外受风温或秋冬燥邪侵袭,内外之邪相搏于血分腠理,必然化热生毒。热A血分,迫血妄行,则皮损可见红斑。热盛生风,风盛化燥或病情日久不愈,耗伤气血,肌肤失养,则白屑层起。
    二~辨证分型
    钟氏根据该病病机特点,分为三种常见证型:血热证、湿热证、血虚风燥证。
    1.血热证:银屑病初发期血热证型晟常见。
    证见:皮损鲜红,皮疹发展迅速,呈点滴状、钱币状,新发皮疹较多,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易剥离,基底可见点状出血,瘙痒,有同形反应,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等。
    2.湿热证:‘银屑病进行期以湿热证型多见。
    证见:皮损潮红,浸渍糜烂,伴胸闷纳呆,神疲乏力,下肢沉重或带下色黄量多,舌淡红或偏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等。
    3.血虚风燥证:银屑病消退期常见血虚风燥证型。
    证见:病情较稳定,新发皮损少,皮损干燥脱屑,伴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舌质淡,苔薄或少,脉沉细等。
    三、分期分型辨证论治
    钟氏认为,根据银屑病发生的病因病机,治疗时可分为进行期与恢复期分别给予辨证施治。
    1.进行期:银屑病早期或复发不久,一般属于此期,治疗时可根据皮损与舌脉分为两种证型辨证处方。
    (1)血热型
    临床特征:该型初发或复发不久,皮疹发展迅速,皮损色泽鲜红,呈点滴状、钱币状,伴心烦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等。患者多有感冒和扁桃体炎等病史。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丹皮、芍药)加减:水牛角粉、生地黄、丹皮、紫草、制首乌、玄参、牡蛎、白花蛇舌草。
    (2)湿熟型
    临床特征:该型皮损好发于皱褶部位,皮损基底潮红,鳞屑较少,局部湿润或有滋水,伴皮损微痒,口干不渴,身体倦怠,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等。
    治则:清热解毒,苦寒燥湿。
    方药: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加减: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白鲜皮、地肤子、炒白术、土茯苓、丹皮、紫草、白花蛇舌草。
    方解:钟氏认为黄连解毒汤是银屑病湿热证型最常选用的处方,其清热解毒力量很强。因为银屑病进行期的主要病机是湿热蕴毒,所以解毒必须贯彻该病治疗始终。选择清热解毒法治疗银屑病初发或复发不久之湿热证型,是本着“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原则。黄连解毒汤中黄连清心热,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热,栀子在清三焦之火同时,又是凉血解毒上佳之品。除此之外,还可选用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于、黄芩、柴胡、生地、车前于、泽泻、木通、甘草、当归)等具有清热除湿功效的处方。
    辨证加减:钟氏认为银屑病治疗中,单纯清热除湿往往效果不理想,应该重视解毒。黄连解毒汤治疗银屑病湿热证型,在该方基础上重用土茯苓30~50 g,加强该方清热,特别是解毒之功;此外,加用清热除湿散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