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13/1/15 14:21:03

银屑病的中西医外治疗法
    白彦平、杨顶权等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银屑病的中西医外治疗法。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美国每年新发银屑病患者25万例,全国有500万例。我国目前已有数百万例,因地域不同发病率也不同。治疗银屑病用内服和外用药物治疗法均很重要,但因许多内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具有副作用,因此,加强银屑病患者的外治是皮肤科关注的焦点。
    在对银屑病患者的治疗中,内治固然重要,但外治不可忽视。特别是全身系统用药给患者带来许多毒副作用,为此,许多患者长期应用外用药来维持治疗。正确地使用外治,可促进银屑病的治疗,而应用不当则会延误或加重病情,使寻常型银屑病向红皮病型、脓疱型等难治型银屑病方向转化。皮质类固醇激素固然有其主导治疗作用,但伴随新一代维生索环衍生物、外用维甲酸和蒽林新剂型的出现,银屑病的局部治疗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uvB和PuvA及其各种联台疗法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外治则因其疗效较好、副作用小,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但制剂外观感觉差、使用欠方便的缺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现代西医外治疗法治疗银屑病,主要是采用外用药和紫外线疗法。常用药物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焦油类、维生素环衍生物、维甲酸,蒽林、甲氨蝶呤、三甲氧啉、环抱索A、辣椒辣素等。其中维生索环衍生物、维甲酸Tazarotene( -种新型的乙炔化维甲酸)、蒽林属于局部治疗药物,类固醇激素和光化学疗法均有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治疗作用。
    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历史超过40年,目前对于寻常型银屑病一般不主张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而对局限性银屑病可考虑短时局部外用。应用激素有单一疗法和间歇冲击疗法。Zanolli等主张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选用超强族皮质类固醇激素,如丙酸氯倍他素、丙酸倍他米松、卤美他松等。对小片较厚的皮损可选用单一疗法,也可复合,皮损变薄后可选用中低强度的皮质类固醇激素。1980年Katz等提出为避免耐药与反跳,采用间歇冲击疗法,即每日治疗两次,共2~3周,直至皮损消退>85%,然后每周末连续外涂3次,每次间歇12小时。1 993年Korting等介绍,莫米松糠酸脂的疗效相当于中效和高教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甲渡尼龙醋丙酯为低致萎缩而抗炎效果强的无卤族基团的超强皮质类固醇,其抗炎活性与艾洛松相等,两者为治疗效果较好的皮质类固醇制剂,值得推荐。此外,皮质类周醇制剂还可以和蒽林、水杨酸联合应用以增加疗效。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外用激素可以引起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真菌感染等副作用。
    目前维生素环衍生物主要有钙泊三醇、骨化三醇和他骨化醇。Gunz,Wski等体外实验证实,cPT浓度在102一106  moI/L时,与ccT一样具有明显抑制角朊细胞增殖,诱导角朊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的作用;不同的是,对钙代谢的影响比ccT<100~200倍,因此cPT能用于治疗银屑病1994年邵长庚提出,cPT软膏是治疗寻常型锒屑病。一线外用药,疗效优于肤轻松等激素和蒽林软膏,而且主要治疗斑型镊屑病,但停药后仍可反跳。1993年Poyncn介绍,外用cPT的副作用主要是皮损周围刺激症状,约占5%—19 - 5%,表现为烧灼、痒、红斑、脱屑、干燥,头面部发生率为0~10%,长期应用未发现皮肤萎缩,如有反跳现象,为非激素样反跳。方栩等认为,外用cPT软膏可以加强银屑病的治疗D钙泊三醇溶液是一种脂溶性治疗头皮部位银屑病的药物,临床使用已显示一定效果,同时可以避免用皮质类同醇激素的局部和全身副作用。
    TcT与维生素D受体的亲和力及其体外效果与ccT强度相同,其诱发高血钙比ccT略轻。在美国,应用TcT随机治疗560名轻度至中度银屑病患者,以TcT一次单用或联合中波紫外线( uvB)及其他疗法,95%有良好效果,80%在8~12周有明显效果。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