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013/1/15 14:18:24
复方银屑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王运升、周国华医师(解放军报社门诊部,邮编:100832)应用复方银屑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 000余例,总有效率在90%以上,且无任何毒副作用,表明本方疗效稳定确切。在此基础上,王运升等医师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将其用于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症型银屑病,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病因病机:由热毒蕴积,耗伤营血,生风化燥,肌肤失养;肝肾亏损,冲任不调,营卫不和,脏腑阴阳失调也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又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昧,精神因素,病灶感染等因素有关。
初期多夹有风寒或风热,或兼湿热,病久或因失治误治,风寒化热,湿邪化燥,以致热毒蓄积,耗伤营血。从中医辨证来看,血热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在血热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发展为血燥,进而发展成血瘀。《外科大成》云:“白疤,肤如疹疥,色白而燥,搔起白屑”,其病机为“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营养所致”o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熄风,利湿止痒。
复方银屑散药物组成:冬虫夏草0-1 kg,乌蛇2 kg,青黛1 kg,防风2 kg,板蓝根3 kg,人工牛黄2 kg,秦艽2 kg,白芷2 kg,蝉蜕1.5 kg,野菊花3 kg,白花蛇舌草2 kg,生地4 kg,槐花3 kg,银花3 kg,土茯苓4 kg,白鲜皮2kg,建曲2 kg,乌梅2 kg,甘草1.5 kg,牛蒡子1.5 kg,紫草3 kg,茅根3 kg,狼毒1 kg。以上药物依法制成散剂,每包3+5 g。
方解:方中人工牛黄、白花蛇舌草、板蓝根、紫草、野菊花、银花、土茯苓等,既可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又能增强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青黛、生地、槐花、茅根清热凉血,兼以消瘀,同时还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乌蛇、蝉蜕、秦艽、白芷、防风、白鲜皮、牛蒡予等,疏风解表止痒,改善症状;冬虫夏草、乌梅生津润燥,兼以扶正,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狼毒以毒攻毒,实为治疗本病的特效药;建曲、甘草健脾和胃,调和诸药而解毒,亦为方所必需,诸药共用,配伍得宜,故而临床应用而能全功。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2~3次,每次1包,饭后温开水冲服,体弱者酌减,儿童减半。
【病案举例】
李某,男,38岁,1992年7月26日初诊。
主诉:全身红斑鳞屑性皮疹,瘙痒月余。1个月前双下肢红斑,鳞屑性皮疹,伴瘙痒,抓后有大量白色鳞屑脱落,某医院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给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近来有新发皮疹,逐渐泛发全身,皮疹以四肢为多,口干,喜冷饮,便于,溲赤。
刻诊:全身皮疹,呈暗红色,表面附着有较薄的白屑,剥去皮屑底面可见筛状出血点,尤以下肢为重。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诊断:银屑病(血热型)。
治则:凉血熄风,清热解毒止痒。
方药:复方银屑散。
用法用量:每次1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二诊:服药79天,全身皮疹消退,舌脉正常,属临床治愈。
随访2年未见复发。
温清饮加味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崔生海医师(陕西省米脂县医院,邮编:718100)采用温清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0例,总有效率87.5%。
目前证明,银屑病是一种表皮角化不全,角朊细胞过度增殖,免疫功能紊乱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寻常型银屑病病机:内蕴血热发斑,初期大多血热毒盛,兼挟湿邪,热毒久蓄,内伏于里,致阴伤血燥,瘀血阻络,肤失所养。
温清饮为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治疗妇人血崩的处方。全方巧妙地将补泻有机的溶为一体,清而不燥,补而不腻,攻中有补,补中有泻,扶正克邪,使营卫调和,气血通,蕴积之邪消散。
温清饮功效:养阴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温清饮组成:川芎lo g,赤芍lo g,黄柏10 g,黄芩10 g,生栀子10 g,生地30 g,当归15 g,黄连3g。
根据病程加减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