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溃疡性结肠炎
2013/1/15 11:14:38

十、溃疡性结肠炎
(一)概 述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本病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资料报道,某医院收治的本病患者占全院患者的0.17%,占内科住院患者的0.39%,较国外为低。本病的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精神神经因素、溶菌酶、过敏等因素有关。病变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可延及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炎症侵及黏膜层,亦可累及黏膜下层,较少深达肌层。
临床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依据病史及体征,慢性腹泻、黏液脓血便、多次粪便检查未能发现病原体,并仔细和有关疾病鉴别后可做出初步诊断。X射线钡餐透示与结肠镜检查可了解结肠病变范围。肠黏膜活检有炎症,尚缺乏特征性病理改变,须排除有关疾病才能确诊。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便血”、“肠澼”等范畴。其发病多因感受湿热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肾阳虚等因素,引起胃肠功能失常,邪壅肠中,气血搏结,肠道失司;或脂络受伤,气血凝滞,腐败而为脓血。治疗当先辨虚实寒热,采用清热利湿、消食导滞、调理气机、温补脾肾等法。
 
(二)名医妙方
1.冉雪峰 加减桃花汤
【方药】 赤石脂60g,干姜3g(炮半黑),薏苡仁30g,瓜瓣12g。
【用法】 上4味,赤石脂2/3锉、1/3筛末,以水5杯,煮整块赤石脂、干姜、瓜瓣、薏苡仁令熟,取1杯半,去滓,纳赤石脂末,日2服,夜1服。
【功效】 推陈致新,排脓生肌。
【案例】 孙某,男,38岁,干部。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年,曾在兰州某医院做乙状结肠镜检,发现结肠充血、水肿,有数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上面覆盖有带血的渗出物,实验室检查无痢疾杆菌、阿米巴原虫发现,诊断为本病。患者形体消瘦,倦怠无力,面色萎黄,大便每日7~8次,带脓、血和黏液,左下腹痛,拒按,肠鸣,脉沉滑。用加减桃花汤加冬瓜子9g、白芷9g,连服5剂,脓血便减为每日5次。停2d,原方继续服5剂,脓血便减为每日2次。停2d,原方再服5剂,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均消失,每日大便1次,色黄,成形,无脓血及黏液。前后治疗约20余d痊愈。
【按语】 桃花汤出自仲景枟伤寒论枠少阴篇,历代医家认为系温里收涩、固滑止脱之剂。但下痢脓血不止,下迫之症又著,痢无止法,岂能温化固涩,唯推陈致新,排脓生肌方为正治。此为千虑一得之见,试之临床,效如桴鼓。
 
2.李振华 健脾止泻汤
【方药】 党参12g,白术10g,茯苓20g,泽泻12g,桂枝6g,厚朴10g,砂仁8g,薏苡仁30g,煨肉蔻10g,诃子肉12g,炙甘草g,生姜3g,大枣5枚。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功效】 温中健脾,理气和胃。
【案例】 丁某,男,36岁,1989年9月17日初诊。自述1989年收麦时,因暴饮冷水致大便泄泻,伴腹痛、腹胀、不思饮食。1年来虽经多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但病情时轻时重,每因进食油腻或不易消化之品而症状加重。曾在当地医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见黏膜充血、水肿,表面粗糙,诊断为结肠炎。症见大便溏泻,日行3~4次,腹胀纳差,小腹坐痛。舌质淡、体胖大、边见齿痕、苔薄白,脉濡缓。辨证为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治宜温中健脾,理气和胃。方用健脾止泻汤加减。服药12剂,大便次数减少,日行1~2次,质溏,仍腹胀、纳差。上方去煨肉蔻,加陈皮10g,焦山楂12g,神曲1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