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齿洁口与饮食
2012/12/31 9:48:47

四、美齿洁口与饮食
  (一)皓齿固齿与饮食
  
  中医理论认为“齿为脏腑之门户”,它对食物的消化,语言的发生,以及面容的完美等生理活动,都有直接关系。一口洁白、整齐、坚固的牙齿不仅给人增添美感,而且能预防和减少消化系统疾病,增进身心健康。美齿,是美容的重要方面,是指保健牙齿,使之坚固,洁白,排列整齐,无齿垢,无龋齿,无缺齿。古人又称“健齿”、“洁齿”,“齿白”、“固齿”等。牙齿的色泽和形状对容貌来说,非常重要,牙齿应洁白晶莹,无缺损,排列整齐,齿间无缝隙,单个牙齿较小。
  
  牙齿健康与否,常标志着机体阴阳气血之虚实盛衰。通常人到中年,齿病丛生,牙龈萎缩,继而表现齿摇、齿落,这是老之将至的一大象征。也有的年轻人不注意牙齿的保护而出现齿疾,以致牙齿残缺不齐,有损容颜。
  
  牙齿患病率最高,与饮食关系最为密切的齿疾是“龋齿。”龋齿是造成坏牙、牙齿松动、脱落以及牙痛的主要齿病,严重地影响齿美。
  
  龋齿是牙体组织逐渐崩解毁坏的一种疾病,多见于青年人和儿童。病变进行较快,初起牙釉表面粗糙或部分脱落,失去光泽。继则出现牙齿缺损、疼痛,牙齿硬组织有色、形、质的改变。牙齿的龋坏部分变色,其硬度变软,产生实质缺损,形成龋洞,若向深部发展,能引起牙槽及颌骨的炎症。作为病灶,还影响美容及全身的健康。现代龋齿发病率在33%以上,而且还有发展的趋势。
  
  形成龋齿的原因很复杂,但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与饮食和饮食后有密切的关系。《仁斋直指方》指出:“凡饮食不能洁齿,腐臭之气淹渍日久,齿龈有孔,虫蚀其间,蚀齿尽,又度其余……”《本草纲目》亦有多食饴糖易骨痈齿落的记载。《辨证录》载:“人有多食肥甘,齿牙破损作疼。”这是因为过食肥甘,胃火炽盛,湿热上攻,而致龋齿,这些都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龋齿的饮食疗法为多食粗纤维食物及硬壳类食物,少食油腻肥甘、糖类甜食,并注意食后的口齿清洁卫生,经常刷牙漱口等,还应多选择利齿、固齿的药膳。
  
  1.原因
  
  牙齿与肾、胃、大肠等脏腑关系密切,中医素有“胃脉络于齿上龈”,“大肠经贯于齿下龈”,“齿者,肾之标骨之余”,“齿为骨之余,”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关之说。因此,中医学认为,牙齿失健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肾精亏虚:齿属肾,为肾之余,故“肾虚则齿豁”。肾虚则精不足以充齿,牙齿松动易脱落。
  
  (2)胃肠湿热:“上龈属足阳明胃,下龈属阳明大肠。”嗜食肥甘厚味,肠胃郁湿上冲,循经上蒸于牙齿,则牙龈红肿,牙齿不固且齿垢黄。
  
  (3)气血不足:平素饮食不节,忧思郁怒,损伤及脾,脾气不健,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虚弱,故见牙龈失养,而致齿龈根脚宣落,齿根失所依靠而动摇,牙齿枯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钙、磷、镁等矿物质是构成牙齿的重要成分,本病的发生常与营养障碍(钙、磷、维生素等缺乏),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另外,口腔卫生不良,牙垢沉积,食物嵌塞,长期吸烟或喝浓茶,饮用水中氟的含量过高,服用四环素,不良修复体的刺激,咬颌关系紊乱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与发展。所以要保持牙齿的坚固、整齐、洁白、美观,除应养成保持口腔卫生等好习惯外,还应注意饮食营养。
  
  2.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根据牙齿失健的伴随症状不同,将本病分为下列几型:
  
  (1)胃肠郁热:牙龈肿痛,牙齿发黄,不光洁,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厚腻,脉数。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