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呼吸系统疾病
2009/1/12 8:38:56

  1.上呼吸道感染
    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表现为咽部不适、疼痛、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呼吸不畅、发热、全身不适和头痛等。
    (1)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病毒性感染者, WBC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L)百分比增高;细菌感染者, 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均增高。
    (2)血液病毒和病毒抗原测定:用以分离出病毒和判断病毒类型,有利于治疗。
    (3)痰液细菌培养:并发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者,通过痰液细菌培养,可找到致病菌,以便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2.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因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在过敏原或其他过敏因素刺激下引起支气管可逆性阻塞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更长,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除选做胸部X线摄片、肺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外,以下化验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血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白细胞数正常或偏高(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同时升高);嗜酸性粒细胞(E)百分比增高,直接计数一般高于300×106/升(300/微升)。
    (2)痰涂片及培养检查:痰涂片镜检,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一莱登结晶等;痰培养检查,可培养出诱发哮喘的致病菌。
    (3)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测定:外源性哮喘免疫球蛋白E增高。
    (4)皮肤过敏试验:可检出引起哮喘发作的过敏原。
    3.肺炎
    指肺实质的急性炎症。肺炎是常见病,种类繁多,按解剖可分为大叶性(肺泡性)、小叶性(支气管性)、肺段性、间质性肺炎;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衣原体性、立克次体性、真菌性及原虫性肺炎。临床上以起病急,有寒战、高热、胸痛、咳黏稠痰或脓痰(有时出现血痰或铁锈色痰)为特点。除胸部X线摄片有诊断价值外,以下化验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血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数量增高可达(20~30)×109/升,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增高可达80%以上
    (2)血沉(ESR)测定:可增快。
    (3)痰及血培养:如培养阳性,可明确致病菌。
    (4)鼻咽拭子培养及冷凝集试验(CAT):如咽拭子培养出支原体,冷凝集试验的滴度高于1:32,可支持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5)呼吸道分泌物涂片或特殊培养:有助于念珠菌及军团菌肺炎的诊断。
  4.肺炎双球菌肺炎
  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性实变,是肺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剧、高热、寒战或畏寒,典型病例呈生病容、面颊绯红、气促、口唇周围常发生单纯疱疹等;咳嗽,咳铁锈色痰或白色黏痰,胸痛、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严重感染伴菌血症、败血症者,可有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1)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均显著增加。
    (2)痰培养:肺炎链球菌阳性,可确定诊断。
    5.克雷伯杆菌肺炎
    是由肺炎杆菌引起的化脓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体弱者。临床上以起病突然,急性病容,寒战,高热,咳嗽,咳脓痰及砖红色胶冻痰且不易咳出为特点;发绀、呼吸困难,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呼吸衰竭。
    (1)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均增多。
    (2)血和痰培养:痰培养阳性,可明确诊断;未经治疗者,有20%~50%血培养可呈阳性。
    6.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肺炎
    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肺炎,多见于院内感染,病情严重,病死率高。临床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体温波动大(高峰在清晨),咳嗽、咳脓痰(有咳翠绿色脓性痰的),呼吸困难、发绀,病情严重时神志模糊等。
    (1)白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