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产后疾病
2012/12/26 15:58:30

 
第十六章  产后疾病
 
  一、胎盘滞留,产后出血
 
  产妇生产以后,由于胎盘剥离不全,引起产后出血。
 
  病人产后十余日,仍出血不停,血量不定,有血块,常伴有下腹疼痛。
 
  验方一
 
  处方:当归12克,焦三仙30克,益母草10克,茜草6克,黄芪20克,牛膝10克,阿胶12克。
 
  服法:若两剂药后出血减少至全净,且疼痛消失,再服珍珠益母丸,早晚各1丸,连服7天。
 
  验方二
 
  处方:间苗拔下之嫩小白菜500克(以阴干的为佳),加清水3000毫升。
 
  服法:煎数沸,乘其热服用500毫升,余之煎液倒入盆内,令产妇坐其上蒸薰。(勿令泄气,顿时亦下)。
 
  二、产后泻泄不止
 
  产妇产后腹泻不止,成水样,日可达十余次以上。病人产后由于饮食不当,复感受冻,引起腹泻,大便水样,或如下痢赤白交杂,脘腹胀满,时而腹痛如刺,不欲饮食。小便量少,体力大衰。
 
  验方一
 
  处方:炒扁豆15克,炒山药2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土白术12克,莲肉15克,五味子12克,砂仁5克,炒神曲12克,陈皮6克,甘草3克。
 
  服法:腹痛重者加香附10克;大便水样,日泻无度可加萹蓄6克,瞿麦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验方二
 
  处方:泡参3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90克,黄连、广木香、赤芍、琥珀末各6克,槟榔、葛根、桔梗、秦皮炭、蒲黄炭、甘露消毒丹各9克,茵陈、白头翁、炒北五味各12克。
 
  服法:上方连服4剂后,如症状减轻,再服下方6剂:党参、生黄芪、蒲公英、益母草、王不留行各24克,连翅12克,银花、鸡内金各9克,厚朴、蔻仁、广木香、黄连、琥珀末、山楂各3克。
 
  三、产后发热
 
  产后24小时至10天内,每4小时测1次体温,有1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者,称产后发热。
 
  引起产后病理性发热的最多见原因是产褥感染即生殖道感染,泌尿道、乳腺以及呼吸道感染也易引起产褥期发热。
 
  验方一
 
  处方:银花20克,连翅15克,黄柏10克,黄芩15克,牛蒡子15克,黄连6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蒲公英20克,地丁草20克。
 
  服法:水煎服。兼有外感者加前胡10克、桔梗10克;兼有阴虚津伤者加生石膏30克、元参15克、麦冬10克;有淤血者加丹参15克。
 
  验方二
 
  处方:黄连715克,黄柏6克,蒲公英6克,银花15克,黄芩6克。
 
  用法:加水煎成汤剂,1日2次,早晚各1次饮服。
 
  验方三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坤草10克,川芎6克,甘草6克,炮姜2~3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伴有呕吐者可加半夏、竹茹;鼻塞咳嗽者可选加杏仁、桔梗、橘红;热重者可选加青蒿、知母、石膏、竹叶;有腹痛者选加山楂、蒲黄。
 
  验方四
 
  处方: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紫背天葵15克,当归、熟地、白芍各10克,川芎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验方五
 
  处方:黄连6克,阿胶9克(烊化),白芍9克,黄芩9克,鸡子黄2枚。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验方六
 
  处方:生黄芪15克,大川芎9克,紫丹参9克,粉丹皮9克,宣红花9克,全当归9克,桃仁泥9克,益母草12克,京赤芍9克,淮牛膝9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验方七
 
  处方:当归15克,川芎6克,桃仁6克,炮姜3克,柴胡12克,黄芩9克,生石膏18克,知母6克,蒲荷6克,木通6克,杭菊花6克。
 
  服法:谵语加茯神9克,熟枣仁9克,菖蒲6克,血泊6克;身发热加沉香6克。药引用不满12岁的童子尿和开水煎服。1次用完,每日1剂。
 
  验方八
 
  处方:太子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当归9克,黄芪9克,熟地9克,阿胶9克,川芎9克,升麻415克。
 
  服法:水煎服。
 
  四、产后便秘
 
  产妇产后气血不足,大肠失润,大便燥结难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