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基本救护法
2012/12/26 15:45:27
附录一 基本救护法
在短时间内,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意外伤害和各种急症,都是急救的范围。对此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方法,称之为急救。急救的目的:①挽救伤病员的生命;②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③减少日后遗留的各种病症;④尽量减轻伤病员的痛苦;安全护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
现场检查伤病人的程序:现场环境紧张,不允许从容工作;病情危重也不允许疏忽行事。要抓住要点,迅速检查。①心跳:心脏跳动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征象。当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时,心跳发生显著的变化乃至停止。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90次。检查方法是摸手腕部的“脉搏”即挠动脉跳动;或颈部颈动脉跳动处。②呼吸: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5~18次。垂危状态时,呼吸不规则,直至停止。观察病人胸脯的起伏可了解有无呼吸及次数;或用一草叶、棉花、薄纸片,放其鼻旁,看是否随呼吸来回摆动。③瞳孔:两眼的瞳孔(瞳仁)正常时等大等圆,遇光亮迅速缩小。垂危病人,两侧瞳孔可以不等大,等圆,或缩小、放大,对光线刺激无反应。上述三项检查: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固定,称为死亡三大特征。④神志:伤病人对外界如问话、推动等无反应称为神志不清或消失,预示病情严重。⑤局部:注意身体局部的变化,如某处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等。
11人工呼吸
身体无时无刻都要氧气。氧气由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到肺脏之肺泡,然后经血液运送到全身;身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液带至肺脏,呼出。这就是“吐故纳新”———呼吸。
(1)呼吸骤停原因:
①呼吸道的梗阻:淹溺、塌方窒息、喉头水肿、气管异物、自缢等。
②氧气由肺泡入血障碍:如吸入窒息性毒气,急性肺水肿等。
③血液带氧及组织获氧困难:煤气(一氧化碳)中毒、氰化物中毒,高山、高空氧气稀薄等。
④呼吸肌、呼吸中枢的抑制、麻痹、触电、小儿麻痹(脊髓前角灰白质炎)、过量使用呼吸肌松驰药物等。
(2)人工呼吸的原理:娇嫩的脑细胞对氧的需要十分迫切,在常温下缺氧4~6分钟即发生病变,时间再长,严重的损伤无法恢复,人很快陷入死亡。
因此,在现场立即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伤病员进行呼吸活动,达到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达到气体交换的目的,使组织细胞获氧。同时,也兴奋体内管理呼吸的“司令部”———呼吸中枢,唤起其机能,恢复自主呼吸。
(3)人工呼吸前的准备:
①地点选择:空气流通的地方。
②呼吸道通畅:将口、鼻内痰涕清除干净;取出假牙;松开衣领、乳罩、腰带等,以不妨碍胸部活动。
③病人体位:根据册选人工呼吸的方法,采取相应体位。
(4)口对口吹气:本法为目前最佳的人工呼吸法。其原理是:救护人将气直接吹入病人的口(或鼻)造成病人之吸气,然后停止吹气,其胸部缩小,肺脏也随之缩小,产生呼气。
①准备:取仰卧位,头部尽量充分后仰,下颌抬起,以使呼吸道通畅。
②开始: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对紧病人之嘴吹入,同时用一手捏其鼻孔,吹完,嘴离开,捏鼻之手放松。
③观察:气吹入后,病人胸部略有隆起的为最理想,如无反应,则检查呼吸通畅否?吹气力量当否?
(5)俯卧压背:
本法目前在我国应用甚广,其优点是此体位舌头能凭重力略向外坠,不致堵塞呼吸道,弊病为通气量较小,故现将挤压部位上移。
①准备:取俯卧位,救护人两腿屈膝跪其大腿两旁,把手平放背部肩胛骨下角(即第七对肋骨处),这比传统的放在第十二对肋骨处抬高了位置。
②开始: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将肺内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放松,胸部扩大,形成呼气。
俯卧压背法速度:每分12~16次。
(6)仰卧压胸法:本法之优点是挤压力量较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