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平衡针灸的实验研究
2012/11/22 15:59:39

第九章  平衡针灸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针刺臂痛穴对大白兔下肢软
    组织损伤修复的影响
    臀痛穴是肩贞穴上l寸,相当于人臂丛神经的神经于丛,在部队训练伤2560名下肢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它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平衡针灸学的基础理论,揭示针刺相应神经组织具有治疗疾病的客观依据,我们设计如下动物实验。
    1.实验材料与方击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实验用白兔(60只)均由北京医科大学动物部提供,雌雄不限,体重1.4~1. 75kg.随机数宇表法分组设计。
    1.1.1  A组为软组织损伤对照组,30只,再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A1为损伤后2小时组;A2损伤后1天组{A。损伤后4天组;A。为损伤后7天组;A.为损伤后10天组。
    1. 1.2  B组为损伤后针刺治疗实验组,30只,再随机分为5组。B.为损伤后即时治疗2小时组;Bz组为损伤后治疗l天组f B3为损伤后治疗4天组;B为损伤后治疗7天组;Bs为损伤后治疗10天组。
    1.2  实验方法:
    1.2.1  软组织损伤模型将实验架上用兔左下肢8%NazS脱毛,固定在特制的实验架上,采用固定的高度和打击力度,致伤兔左下肢内侧皮肤及肌肉组织。
    1.2.2  针刺方法:选穴:臀痛穴。此穴位传统腧穴肩贞穴上1寸。取穴原则:交叉取穴法——左侧损伤取右侧臀痛穴,右侧损伤取左侧穴位。针刺特点:臂丛神经。针刺方法:采用1寸29号毫针0. 3cm.针感以针体剌臂丛神经后出现不自主的上肢抽动为止。
    2.标本采集与测定
    2.1  白兔患肢活动受限症状缓解的观察,白兔左大腿内侧打伤后,行走时患肢抬起不着地,以四肢着地跳行为症状缓解。
    2.2  患肢水肿程度测定,在用NazS(80%)进行兔左下肢脱毛,测其体积,并做测量记号,在麻醉取标本前再次测量其体积,两者差即能反映出患肢水肿情况。
    2.3  白兔用戊巴比妥钠( 25mg/kg)麻醉后固定在手术操作台上,取患肢受伤部位皮肤与肌肉组织(0, 5cm×0.Sem)。用1 0%福尔马林固定,经脱水固定,石腊包埋、切片,通过苏术精一伊红染色.moillory I染色Gomory醛品红染色,观察弹性纤维成纤维细胞。
    3.蛄果
    3.1  ①患肢活动受限症状缓解情况比较.A组动物在损伤后2小时,有3只恢复四肢着地行走.10只于6小时后恢复四肢着地行走,1 7只在24小时后恢复四肢行走,而B组损伤针刺治疗后,2小时内恢复四肢行走1 2只,于6小时后恢复行走者14只,测下4只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活动。◎水肿体积的比较见表1。
    3.2HE染色镜下可见,正常兔表皮层较薄,约2~3层细胞,真皮内以纤维为主,细胞成分少,纤维排列无跳律,纵横交错,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呈棱形,细胞核小,血管少,毛囊、汗腺、皮脂腺结构可见。
    3.2.1  伤后2小时,对照组内各小组与之对应的实验组各小组无明显差异}伤后l天对照组在肌层可见大量的红、白细胞.白细胞以中性分叶核为主,说明伤后组织内大量的炎症细胞集中出现,实验组Bz可见炎症分散。
    3.2.2  伤后4天,实验组B3组表皮内棘细胞增多,真皮内毛细血管轻度增多并扩张充血,纤维细胞转变为成纤维细胞,胞体、胞核变大,损示成纤维细胞分泌功腺活跃,对照组A,,真皮内纤维断缓细小,以纤维细胞为主。仍有少量弹性纤维断裂现象,新生纤维细小.说明弹性纤维的生长明显的低于实验组。
    4.讨论
    平衡针灸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中已经证实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在全军进行大而积推广。本实验结果提示平衡针灸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促进其愈合具有良好效果。其原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而来证实。①针刺治疗能够刺散脑啡肽释放,增加对机体的而受量,缓解疼痛。对受损部位的动物因疼痛的减轻促使其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固环.使局部致伤因子及早排掉,促进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