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必单方效(3)
2012/11/12 9:03:11

    二十三、胁痛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痛而言,主要与肝胆有关。任何原因所引起的肝肺升降失常,疏泄不利:脉络不通,瘀血停滞}胸中阳气阻痹,或经脉失常,均可导致胁痛。临床上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脓肿,肝内寄生虫以及肝癌,急、慢性胆道炎、胆石病,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胁软骨炎,部分脾机能亢进等病。本病实证多于虚证。
    1、胡桃1枚。不去皮,不拘多少,用水、酒各半盏,煎服。主治胁痛(《何元弼神效方狰)。
    2、小茴香(炒)30克,枳壳(刿炒)15克。为末,每服6克,盐酒调下,神效。主治胁下剌痛(《袖珍方》)。
    3、六七月取地肤子。阴干,末。服方寸匕,日5~6次服。主治胁痛,积年久痈,有时发动(《补缺肘后方》)。
    4、红花1.5克,粉草6克,大(瓜蒌(重30~60克,连皮捣烂)1个。1剂而愈,主治胁痛,甚发水泡者(《男女奇效良方》)。
    5、小茴香(炒)30克,积壳(皮炒)15克。为末。每服6克,盐汤下。神效。主治胁痛不可忍(《男女奇效良方p)。
    6、九香虫90克,炙全蝎60克。研末,蜜丸每丸3克重4每次半丸,日服2次。主治胸脘胁痛(《吉林中草药》)。
    7、瓜蒌实(去壳焙)30克,神曲(炒)5克中共为末。每服6克,葱白汤下。主治饮酒痰癖,两胁胀满(《百病丹方大垒》)。
    8、枳实、川芎各15克,甘草6克,共为末。每服6克,葱枣汤调下,酒调亦得,不以时。主治左胁下痈(《类编朱氏集验方》)。
 
    二十四、积聚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腹内肿瘤,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棱,胃肠功能紊乱及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是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疾病。多由正气先虚,脏腑失调,气机逆乱,导致气、血、痰、浊蕴结腹内所致。根据病情变化,大致初期多实,久病多虚。古医籍中的  、癌、癖、伏粱、息赉、肥元等病名皆属积聚范围。
    1、枳壳1 500克。巴豆仁l个。台定扎煮,慢火水煮1日,汤减再加热汤,勿用冷水1待时足汁尽去巴豆,切片晒干,勿炒,为束,醋煮面糊丸,梧予大:每照30~40丸。主治五积六聚,不拘男妇老幼,但是气积,并皆治之(《秘传经验方》)。
    2、轻者,半夏、瓜萎煎汤服。甚者,滚痰丸。疲在皮里膜外,白芥子÷老痰,海石、瓦楞子即蚌壳。主治积聚。
    3、轻者,五苓散煎汤服。重者,商陆,甘遂、芫花煎汤服。主治水积。
‘  4、轻者,姜黄、芝麻。甚者,吴茱萸、椒、姜。主治茶积,
    5、轻者,三棱、蓬术。煎汤服,甚者。巴霜、大黄。煎汤服。主治癖积。
    6、轻者,山楂,_阿魏。煎汤服,甚者,硇砂、硝石煎汤服。主治肉积。
    7、白豆蔻、桔红,红豆豉、姜汁。主治蛋积。
  .8、丁香、肉桂、麝香煎汤服、主治莱积。
    9、萝卜子、姜、酒煎。主治面积。
    10、紫苏、桔皮,木香、姜汁煎汤服之。主治鱼鳖积。
 
    二十五、臌胀
    本病多见于西医的“肝硬化腹水”病症。是因腹部鼓胀如鼓而取名。多由酒食不节,情志所伤,崭室劳倦,血吸虫感染等因素所致。临床特点: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则腹水,:青筋暴露,脐心突起!四肢不肿或微肿,以及面、颈、胸部有红点或血缕等为主症。 
    1、乌柏树根二层皮(切碎)3D~90克,白米1撮,炒至微黄色,加北芪9克同煎水服,或连米擂糊加糖煮服。每日1次,连服3~6日。主治臌胀(《岭南草药志》)。
‘  2、乌柏木根90克,桑树根3 0克。用水5碗,煎至1碗,分3次服下。主治臌胀(《岭南草药末》),
    3、甘遂细末30克,水调涂腹及脐,令满。甘草6克煎汤服,其肿便消,奏效较快。主治水臌(《民间百病方》)。
    4、黄牛粪(男雄女雌),四五月取净者,阴干,培黄为末。每服30克,酒3碗煎1碗后,去渣饮酒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