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
2012/11/5 16:45:04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
失眠困扰
一、何谓失眠?
据调查统计,中国台湾地区有将近30%的人曾为失眠所苦,其中需要使用药物者高达17%,而六十五岁以上老年人失眠的比例更高出年轻人群的五六倍之多。失眠是一种现代人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得不深、不熟,依情况可分为起始失眠、间断失眠及终点失眠三种。起始失眠是指入睡困难,要到后半夜才能睡着,多由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诱发,这种失眠是一种条件性或获得性的反应;间断失眠是指睡眠潜伏期延长,睡不宁静,容易惊醒,常有噩梦;终点失眠是入睡不困难,但持续时间不长,后半夜醒后即不能入睡,老年人及高血压、动脉硬化、精神抑郁症患者常有这类失眠。
现代人生活紧张压力大,失眠的经验想必或多或少都有,患有失眠症的人,因为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通常较容易焦虑、紧张及情绪不稳定。失眠的临床表现不一,轻者只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则可通宵不睡。失眠往往与情绪变化有关,可以随着情绪变化减轻和加重,伴有心烦、多梦、畏光、怕声等,在白天往往有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全身症状出现,发病时间可几天至几个月或更长。失眠多见于中年女性,可继发于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神经或精神疾病等。临床上以失眠为主要表现,理化检查见自律神经功能紊乱,或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分泌功能失调等症状。治疗上,以消除诱因、保持快乐情绪、居室保持安静、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必要时可加用镇静药物。当然,中药也是很好的选择。
二、失眠的原因
1. 由于外界刺激:不适当的室温、湿度、空间等,或过度的感觉刺激、环境的变化、心理压力、精神障碍。
2. 由于身体内在疾病的刺激:例如疼痛(神经痛、头痛)、发烧、胃肠疾病(恶心、呕吐、腹泻)、心脏循环系统障碍、呼吸器官疾患(鼻塞、咳嗽)、泌尿生殖器疾患(尿意频频)、皮肤疾病(荨麻疹、急性湿疹)。
3. 由于脑之兴奋亢进:例如精神兴奋,喜怒哀乐过度,摄取有兴奋作用的食品及药品等,如咖啡因、尼古丁或金属中毒,脑或脑膜炎、脑出血等。
三、需要治疗的失眠有哪些?
1. 睡不着:上床三十分钟以上无法入睡,并且十分焦虑。
2. 睡不久:夜间醒来超过半小时,或晚间睡眠少于六小时。
3. 睡不深:醒后仍十分疲惫、心情不佳与一般功能变差。
4. 习惯性:每周超过三个晚上,并持续数个月。
四、中医观点
失眠,古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中医典籍记载,养生之道务必使人的作息配合大自然的规律,晚上十一点以前就寝,让自己完全进入休息状态,最有助于健康,而且午睡有助于消除疲劳,但不宜超过一小时,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近代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午睡一小时等于晚上睡三小时,如果平均一天需八小时睡眠。午睡一小时则夜间只需睡五个小时足矣。皮肤出现皱纹及鬓发变白都是老化的表征,和人体内疲劳物质的长期堆积有关,而疲劳物质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会更加速老化的进行。睡眠的作用即是除去此疲劳物质,大凡从事重劳动者与同龄的白领比无不显得特别苍老可作为佐证。以往的学者把失眠症分为四类:一为心肾不交,二为思虑伤脾,三为心虚胆怯,四为胃气不和。但以现代人的生活、环境而论,以往之分型,尚嫌不足。按照中医的观点,失眠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失去平衡以及气血运行阻碍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常将失眠症状配合脏腑、气血的功能失调来分类,兹分述如下:
1. 肝火:睡卧不宁,多梦易醒,急躁多怒,口干口苦,舌苔黄,脉弦数,可用泻肝火之方药加减治之。
2. 心火:失眠多梦,心烦心悸,面赤口干,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苔红,脉数,可用清心火之方药加减治之。
3. 脾胃不和:失眠,腹胀,嘈杂,嗳气,痞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