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代谢及内分泌疾病
2012/11/5 16:37:57

第八章  代谢及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
一、概述
  Diahetes Mellitus(糖尿病)这个名称是Aretaeus于一世纪时命名的。DiabeteS的意思就是将四肢的肌肉溶化到尿液里;而MejliLus这个希腊字的意思就是honey,表示尿中含有一种甜分的物质。虽然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一五0O年,Ebers Papyrus就有此病的描述,但它却是一种文明病。糖尿病的流行率( prevalence)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增加。据估计,美国人口中有一千万糖尿病患者,而每年有三万八千人因为糖尿病或其并发症而死亡。
    二、现代医学观点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气质代谢异常的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患者有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病和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
    近年来糖尿病除了罹患率及死亡率增加外,它所引起的急慢性并发症对国家的医疗资源以及个人均是很大的负担和损失。无论是在欧美、日本或中国,它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亦是引起心肌梗死、肾衰竭、中风及足部坏死的重要因素。如控制不当,均将造成残废或死亡。据估计,精尿病患者失明发生率为一般人之二十五倍,肾脏衰竭病人之十七倍,足部坏疽病人之五倍,心肌梗死病人之两倍,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亦比一般人短。
   
三、中医观点
    中医治糖尿病,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其病属于“消渴”或“消痹”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对其症状及病因均有所描述。如《素问·腹中论》巾说:“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消渴病列专篇讨论,首次提出以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作为治疗本病的主方,至今仍在沿用。中医治消渴症采取三消施治法,即把消渴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症状,分别施治,其日的在于控制血糖稳定度,强化“β细胞”活化的根本治疗。
    1-上消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大便如常、小便次数增多、尿液清淡。宜清热润肺法,以白虎加人参汤、生脉饮、竹叶黄芪汤施治。
    2,中消症状: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宜清胃泻火法,以承气汤类或玉女煎加减方施治。
    3.下消症状:尿频量多、状如膏脂、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多饮几千。宜滋肾养阴,或养阴温阳补脾法。以肾气丸或济生肾气丸施治;
    近年来,对一些中草药进行了单味药的试验研究,发现有些中草药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促进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肝糖原的贮存量,既能清热、凉血,义能祛淤消积、润燥、泻火、生津、散结。临床选用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药物如天花粉、生地黄、熟地黄、知母、麦冬、山药以及其他人参、黄芪、枸杞、玉竹、黄精、玄参、茯苓、葛根、地骨皮、五味子、薏米、石斛、玉米须、山茱萸。
    四、方剂选读
    1.处方名:玉米须薏米方。
    2.组成:玉米须一两、薏米一两。
    3.煎法:以上两味药,用二碗半水,煎作一碗的八分满。
    4.服法:日服一次,趁热服之。
    5.使用:玉米须薏米方有利水、消肿之功效,对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炎,产生水肿,有不错的疗效。
    五、考据及研究
    1.《本草纲目》:
    薏米(禾本科):去风胜湿、消水肿、去干湿脚气、利小便、热淋。
    2.《滇南本草》:
    玉米须(禾本科):实肠下气、利水、消肿。
    3.《本草各要》:
    薏米:甘、淡、微寒。治水肿湿痹、脚气疝气、泻痢热淋、肺痿肺痈、咯血脓血、热风、筋急拘挛。
  4+现代药理:
  (l)玉米须:降血糖作用、利水作用。
  (2)薏米:利尿作用、降血糖作用。
 
    六、生活应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