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运动锻炼
2012/10/19 10:47:56
第六部分 运动锻炼
慢性咳喘患者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既揭示了生命存在的本质是运动,也说明了运动对于增强人的生命力及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强身健体的基本条件。
体育锻炼可使呼吸力量增强,横膈运动幅度增加,吸气时胸廓充分扩展,可有更多的肺泡张开,使氧气大量吸入,呼气时呼吸变深、变慢。这种呼吸既得到了充足的氧气,保证了人体各组织细胞有足够的氧供应,又使呼吸肌得到了休息。研究表明,运动时肺通气量、氧气摄取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此外,经常进行体育活动,胸廓的活动度增加,肋软骨钙化推迟,不但有延缓呼吸器官衰老的作用,还可使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发病率下降。正因为如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进行体育锻炼。另外,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均有益处,还可以调动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功能,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也有好处。
大量的医疗实践证明,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整体出发,不仅做专门的呼吸操锻炼,更要进行增强体质的运动,锻炼心脏血管系统及全身其他器官的功能,通过改善全身的状况来改善肺功能,防止慢性支气管炎加重及肺气肿的发生,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相关链接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宜练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温和的全身运动,体力差者亦可进行。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初练时可从简化太极拳入手,学会后早晚各练1次,每次可练2~3遍。体质差、记忆力不佳、学会整套太极拳有困难者,可选练其中某些动作(如云手、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等)。学会后反复练习也能收效。练太极拳时要求思想高度集中,做到形意相合。动作要柔和缓慢,体态舒松自然。呼吸要匀细深长,不能憋气。
慢性咳喘患者平时可常做哪些动作?
(1)揉搓颈部:解开衣领,先将两手掌搓热,然后用两手掌在颈部摩擦,直至颈部发热为止,每天2次。能改善颈部和气管的血液循环。
(2)拍打胸部:站在空气新鲜处,挺胸深吸气,用左手拍打右
胸,右手拍打左胸,先轻后重,每次拍打30~50下,每天2次。可改善胸部肌肉及肺部的血液循环。
(3)两手摸墙:站在墙根面向墙,两手举起向最高处摸墙,摸后放下,反复摸20~30次。能使呼吸肌得到锻炼。
(4)悬吊身体:用两手抓住单杠,让身体悬吊起来,每次0.5~1分钟,每天4~6次。能使胸部充分活动开,多吸一些新鲜空气。
(5)膝胸运动:跪在床上把腰弯下,前臂屈贴在床上,使胸部尽量向下压床,然后抬起胸来向后压。如此反复抬起、压下20~30次。有利于患者向外排痰,适合痰多的患者进行锻炼。
相关链接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宜慢跑
近些年来,健身慢跑风靡世界各国。由于健身慢跑速度慢,能使
全身得到活动,可有效地阻止肺组织的弹性衰退,慢跑时吸入的氧气比静坐时多8倍,故对心脏的锻炼作用大,而且速度可随人掌握,因此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较适宜的锻炼项目。慢跑以边跑边能与人说话、不觉难受、不喘粗气为宜。对原来缺少锻炼或体质差及肺功能差的人,开始时可采取慢跑与走路交替的方法,起初每天50~100米,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延长。锻炼时如觉得累,可多走少跑;如跑后身体感觉舒适,可多跑少走。一次跑步一般不要超过30分钟,距离在500~800米以内。锻炼时要配合做深呼吸。
呼吸操有何作用?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特别是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一般而言,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改善肺功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证实,呼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