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卵巢映衬女人脸
2012/9/17 14:36:52

第九讲  卵巢映衬女人脸
    亮丽青春源于卵巢
    女人脸上的黄褐斑,随着年龄的增大,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不少女人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想方设法保持青春,延缓容颜的衰老,各种祛斑方法都试了,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
    其实,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女人的脸是靠卵巢来保养的。这话初听起来,似乎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脸怎么能跟卵巢扯到了一块呢?其实,这个话题并没有扯远。
    《内经》里说:“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的“胞中”,与女人的怀孕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故称之为血海,与妇女的月经有关。“冲任”二脉主管着月经和妊娠。中医的“天癸”,指的就是卵巢的生殖、内分泌和排卵的功能。
    上面讲的“胞中”,指的就是子宫和卵巢。子宫居中,卵巢位于两侧,左右各一,灰红色,呈扁平的椭圆形,表面隆起,重为3~4g,成人的卵巢约是本人的拇指头大小。
    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黄体酮、卵泡激素,还分泌少量的雄激素,以雌激素的作用最大,最广泛,支配着女性体内的多个器官,乳腺、子宫等生殖系统中的雌激素含量是其他组织的10多倍。雌激素就相当于肥料,促使乳房饱满、皮下脂肪丰腴,骨盆臀部肥大,说笑时音调高扬、时刻滋润养护女人这朵娇嫩的花蕾。
    女子的第二性征也离不开雌激素的作用,它能促使阴道、子宫、输卵管的发育成熟,酸化阴道内液,利于乳酸菌的生长,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繁殖,增加抵抗力。
    雌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保持女人皮肤肌肉的弹性十足。可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脑血管,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增强钙的吸收,防止骨质流失,让女人的魔鬼身材更加迷人。还能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消除眼睑、下肢的浮肿。
    孕激素是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子宫内膜继续生长发育,使子宫兴奋性降低,故有安胎的作用。在每月的月经周期第十五天前后,随着卵泡激素的升高,卵巢就有卵子排出。
    皮肤与雌激素有这么一种关系:皮肤的表皮较薄,不超过0.2毫米,却包含着角质细胞、颗粒细胞、棘细胞和基底层,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不足,反馈到大脑皮层、下丘脑后,就会使松果体产生的褪黑素减少,基底层中的色素细胞就会在黑素小体中增多合成,经过约28天行移到角质层,在表皮融合成褐斑。角质层细胞的脱落,面部肌肤的更新周期也是28天的时间。
    皮肤角质层含有10%~20%的水分,用于润泽保湿皮肤,防止紫外线的侵害。而用一些铅、汞超标几万倍的祛斑霜涂搽,强迫角质层剥脱,大大削弱皮肤自身的抵抗力,加上皮肤自身为了恢复防御功能,会更多地分泌黑色素,就会使黄褐斑更加严重,甚至成为黑褐斑。
    黄褐斑在中医属于“面黯”的范畴,又称之为“黧黑斑”,也称为肝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的色素沉着。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记载了“嗌干面尘,身无膏泽”、“饥不饮食,面如漆柴”的文字。通过疗养“面泽脱色”,隋代的巢元方也论述了黄褐斑的病因病机,认为“面黑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皆令气血不调,致生黑斑。”明朝陈实功描述甚详:“初起色如尘垢,日久黑似煤形,枯暗不津,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大者似莲子、芡实,或长或斜或圆,与皮肤相平。”《外科正宗》论人“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照服肾气丸妨以滋化源。”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古代的医家论述黄褐斑多发于面部,外部的因素为体表的虚弱,阳气的不足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