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疗法
2009/2/9 14:35:19
(凡是龙型疾病、培根寒性消化不良、痞块、水肿、肌肉肿胀麻、血病、黄水病、关节积水、药物医治无效的其它疾病)穿刺疗法是藏医的常用疗法之一。
【操作方法】
一、穴位
手术旋治的部位有4种,脏腑的部位,脉道要害处,总窍与具体窍道。
具体穴位:心脏有11俞穴,从乳房向上量1寸为心脏的上部,是心与心包之穴,主治心风病。由乳房向背部量1寸是心包疯癫穴,主治龙和黄水侵入心包。向下量1寸是心尖穴,穿刺心脏积水。胸外量l寸至心脏的侧边,是黄水,培根,龙萦绕的穴位。由此在黑自际量1寸,是心肺穴,主治龙型寒症;第7节脊椎的3穴,主治同上。第6节脊椎心包络3穴左侧是飞檐穴、中间是除病穴、从乌鸦眼穴向后量1寸是肋部上下的大分位和小分位穴,再加空嗓穴和天突穴等,主治心、肺、肝俞胸部瘀气、心脏变异,胸部胀满,呼吸短促等。,肺共有22俞穴,即肩胛骨区与肋骨区肺有3个穴位,腋下肋部有6个瘕窍,3个中分穴位,肺区有6个瘕窍、肋部左右有4个穴位,子肺区有8个瘕穴,肺背部的穴位和第4脊椎与第5节脊椎的3穴,是龙、培根疾病入侵的穴位。第8脊椎是隔膜穴,穿刺时主治吐酸水、肝胃寒症。肝、脾有8俞穴,从乳房向下量2寸是膈膜际,其下是肋部3个间隙,右边第1间隙是肝胃之间的瘕穴,中间是脾尖瘸穴,最后是脾下癥穴,左边是脾瘸穴,中间主治肝病,下面治脾瘤,右面治脾肿。背部第9节脊椎与第1l节脊椎的3穴,是龙、培根寒穴。肾有21俞穴,脊椎第14节及左右量1寸是肾黑脉窍,由此再量l寸是肾种穴,再由此量1寸是肾脂俞,从椎尾至黑色大肌量一指是髋骨眼,从肾种穴下量16指处再向四周量l寸,其问共5穴,大腿外侧是黄水穴,诸穴位主治肾寒性龙病。肾脂穴与肾种穴部位,容易患肾痞块。胃有9个俞穴,两个翻转穴,脊椎第12节和12个穴,由。D窝向下量1寸,从此点再向左右各1寸处的三角点是胃脘俞,由此向下量1寸处的三角点是胃癥俞,由此向下量1寸处的三角点是随火穴,胃左右各2寸处是禁针穴。肝扩大时胃禁忌穿刺。为了与痞块区别开,穿刺时,须注意手下的感觉。脊椎第13节、第15节是子宫俞穴,因塞痞块不易受孕时,寒性施治有益。肚脐左右各l寸处是大肠俞穴,寒性培根与龙侵入大肠时,在此窍施治有益。由此左右各量1寸是大肠瘕穴;再加第16脊椎穴,共为大肠5个穴位。脐下1寸处的3穴是小肠上窍,由此向下量1寸处的3穴是小肠下窍,再加脊椎第17节穴,共为小肠7穴。小腹下部从髓骨眼量1寸处为下躯之分俞穴,连同脊椎第18节穴,治睾丸肿胀、寒性尿频,尿闭等有效。四肢和12个大关节积黄水,因关节筋络间也有穴道,施治时触及骨者,须慎重施治。
二、穿刺器械
见表1-2。
穿刺器械
适应症(用途)
巧匠精工制作的青稞头针
蛙头刀
弯刀
矛头针
一卡长的尖锋扦子
扁嘴扦子
空心蛙头扦子
戴胜鸟嘴扦子
笔尖钟
养麦头铜针
心、肺、关节、肾脏等疾病
肝、脾、大小肠的疾病
四肢的疾病
四肢脓液(挑除)
胃病
头部
心脏积水
胸部的脓窍,开启出引脓液
水肿及排气
眼翳
诸器械头身皆细,尾部略粗,细而坚硬,全长六指。
三、穿刺分类
穿刺可分寒性穿刺与热性穿刺两种。热性穿刺又有三种情况,将刀针加热后进行穿刺,主治瘰疬、炭疽、痧粟化脓症;火灸后穿刺,有怀疑时,可认清排脓穴位后再进行穿刺。刀针加热穿刺后再火灸,主治瘰疬、炭疽、陈旧疮症、关节积水;冷穿刺后,热水浸渍石子罨熨,主治肌肉麻木、热性肿胀,头部积水、热性痞块、余热积于心脉。一般火灸1次即可穿刺,然后再火灸施治。
四、穿刺法
1.穿刺的姿势患者两腿盘起,两手置于膝盖上,端坐在热褥上,医生在一名助手协助下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