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查排出物诊病法
2012/8/29 19:05:42
第33章 查排出物诊病法
查排出物是指通过望、闻、问患者的排出物等的形状、颜色、气味、性质、数量、患者的自我感觉等,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诊病方法。具体来说,排出物诊病法又包括查眼泪、查鼻涕、查痰液、查涎水、查唾液,查呕吐物、查大便、查小便、查出血、查白带、查汗液等,下面分别予以阐
述。
一、查 眼 泪
由于泪腺和副泪腺分泌的眼泪,不但有保护眼球不受病菌或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而且还能保持眼球表面的润滑,维护角膜和结膜的生理功能。所以,眼泪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对维护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十分重要。
中医认为,眼泪也为人体津液之一,其正常与否,可以反映机体津液的盛衰。所以查眼泪对于诊断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含泪:正常情况下,瞬目动作不断地把泪液均匀地涂布于眼球表面,再经泪小管和泪囊,使泪液流入鼻腔。含泪见于面瘫或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因眨眼障碍而见眼角蓄泪。
流泪:因眼部或鼻黏膜受到化学和物理刺激,如烟熏、异物入目、接触异常气体,或情绪激动、咳嗽、哈欠时,眼泪会夺眶而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于生理反射而引起。如果因眼内急慢性炎症、泪腺炎引起的泪液分泌过多,则是病理现象。另外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脊髓结核等也可造成泪液增多。
溢泪:因泪道阻塞不通而引起的流泪称之为溢泪。最常见的病因是炎症,多伴有黏液或脓液流出。其次是外伤溢泪,肿瘤引起者较为少见。
鳄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因为鳄鱼在吞嚼食物的同时,眼睛总会反射性地流泪。有一些面神经损伤后的病人,如果神经纤维发生迷走性再生,则在咀嚼食物时病变一侧的眼睛也会像鳄鱼一样流泪,称为“鳄鱼泪”。
少泪:未满两个月的婴儿因泪腺尚不发达,故哭而无泪。年长儿或成人表现为泪液干少、欲哭无泪,或眼睛干涩、怕光羞明者,多因泪腺分泌障碍,或其开口阻塞所造成,如泪腺萎缩、沙眼或结膜囊瘢痕性挛缩,造成泪腺开口阻塞等。
二、查 鼻 涕
清水样鼻涕:鼻涕稀薄如清水,大多因风寒感冒、急性鼻炎早期引起,还可因过敏性鼻炎发作期引起,同样可以表现出流清涕、鼻痒、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其特点是呈阵发性或突发性,起病快,消失也快,愈后如常人,早晚为常发时间。均是因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导致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头部外伤或鼻部手术后如果出现清水样鼻涕(有时会伴有血样),并呈均匀速度滴出时,应考虑颅脑外伤的可能性,应当及时到神经外科去诊治。
白黏液鼻涕:鼻涕呈黏液状而白色,多见于慢性单纯性鼻炎。主要表现是鼻塞和鼻涕增多。鼻塞多为两侧间断性或左右交替性发生,有时为持续性,平卧时加重,侧卧时下侧较重。鼻塞严重时,可伴有鼻音、嗅觉减退、头昏脑涨、咽部干痛。
黄脓性鼻涕:鼻涕呈黄色脓性,常见于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风热感冒及鼻炎将愈时。这种黄脓性鼻涕不但量多,而且还呈黏稠状不易擤出。对于小儿来说,鼻腔单侧流出黄脓鼻涕,且恶臭者,还应该想到鼻腔内有异物的可能,因为小孩将异物塞入鼻腔内时间过长,刺激鼻黏膜,也能出现黄脓鼻涕。
黄绿色鼻涕:具有腥臭气味,常见于萎缩性鼻炎,特别是20~30岁女性,表现为鼻咽干燥,黏液腺分泌减少,分泌物不易排除,鼻腔内有大量的黄绿色脓性分泌物积存,形成脓痂,阻塞鼻道,造成鼻塞,嗅觉减退明显,常伴有头痛和鼻出血。黄绿色鼻涕也可由慢性上颌窦炎及慢性蝶窦炎引起。若具有特殊恶臭气味,应考虑是否为齿源性上颌窦炎。
黄水样鼻涕:一侧鼻腔内呈间歇性地流出黄水,多为上颌窦囊肿破裂流出浆液性囊液所致。
豆渣样鼻涕:鼻涕呈豆渣样,多见于干酪性鼻炎,此病并发感染时有很大臭味。
鼻涕带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