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临症妙方
2012/8/28 10:03:03

二、中医临症妙方
  
治流感偏方
  一方:大青叶(鲜品)生药30克,水煎2次,共浓缩至100毫升,每10毫升内含药3克。15岁以上每次服50~100毫升;15岁以下每次服30~50毫升;10岁以下用量酌减。均每日服8次,每3小时1次,连服7天。
  二方:鲜鱼腥草60克。用法:绞汁冲蜂蜜服,日饮3~4次。
  
治感冒验方
  淡豆豉(中药)15克,葱白7个,红糖适量。将豆豉加水一饭碗,煮开后加入葱、红糖稍煮,取药汁约大半碗。将药汁趁热服下,盖被取微汗,每日2次。适用于四时感冒。
  
治风热感冒方
  处方:桔梗6克,银花、菊花、甘草各5克。用法:开水冲泡,当茶饮。主治:风热感冒,咳嗽,痰黄,声音嘶哑,舌质红,苔薄白。
  
治风寒感冒方
  处方:葱白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克。用法:将淡豆豉放入锅内加水1碗,煎煮15分钟,再把葱白放入,继续煮5分钟,最后把酒冲入,趁热服下,取微汗即停服。功效:解表散寒。主治:风寒感冒。
  
防治感冒中药方
  感冒俗称伤风,冬春季是多发季节。感冒又分两种,即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和普通感冒(又称感冒),无论哪种感冒,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如不予以重视则容易导致误诊和延误病情,并成为多种疾病并发症的诱因,因而不可忽视。为使大家能够提早预防感冒的袭击,下面介绍几种防治感冒的常用中药方,不妨一试。
  一方:贯众、大青叶、板蓝根等量煎汤服用,或泡水代茶饮。
  二方:香菜8~10棵,带根葱白2棵,白菜根1个,煎汤服用。
  以上两方均可疏表散邪,预防流感。
  三方:在农村和贫困山区,可将中药贯众50克浸泡在水缸中使用。
  
治暑湿型感冒方
  处方:香薷10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青蒿12克,板蓝根30克。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同煎,武火煎沸后改文火续煎15分钟,分2次温服,每日1剂。功效:发汗解表,解毒退热。主治:流行性感冒,属外感暑湿型,症见身热,微恶风寒,无汗,头昏胀重,肢倦酸痛沉重,脘痞,恶心。疗效:本方治疗暑湿型感冒患者96例,服药1~4天均获痊愈。
  枸杞药用一方
  处方:枸杞子15克,红枣6枚,鸡蛋2只。用法:枸杞子、红枣入锅,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去药取汁煮沸,倒入蛋浆,小火煮沸2分钟。每天或隔天1次,常食有益,不宜与葱、鱼同食。具有补血益气,健脾胃、养肝肾之功,适用于神经衰弱症、体虚贫血、慢性肝炎、肺结核等的食疗。
  
孕妇感冒家有“良药”
  孕妇怀孕其间,抗病能力下降,极易患感冒。孕妇患了感冒服药治疗又怕影响胎儿,下面介绍几种不用吃药打针就能治疗感冒的办法:
  1.感冒初起喉头痒痛时,立即用浓盐水每隔10分钟漱口及咽喉1次,10余次即可见效。
  2.喝鸡汤可减轻感冒时鼻塞、流涕等症状,而且对清除呼吸道病毒有较好的效果。
  3.用一把金属匙子放在开水里加温后(以不烫伤手为度)放在手掌表面“治感冒穴”上按摩,如果某处感觉异常,则在该处加强按摩。热按摩片刻后,再用一把泡在冷水里的匙子刺激该处。轻感冒或咳嗽者,按上述方法刺激5~10次即可,每次3~5分钟。手掌的治感冒穴位于左手掌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近虎口处)以及右手大拇指第二关节以下部分的掌面。
  4.咳嗽者可用鸡蛋1只打匀,加入少量白砂糖及生姜汁,用半杯开水冲服,每日2次。对感冒初起的咳嗽有一定的止咳作用。
  
冬春感冒药茶效佳
  俗话说:“外感风寒,百病之源”,冬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辨证饮用药茶防治感冒,不仅服用方便,价格低廉,而且疗效好。
  桑菊茶取冬桑叶、菊花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