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华佗注仓公传(附)
2012/8/25 1:14:34

卷二十二 华佗注仓公传(附)
  疽
[原文]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其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痈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
    成既疽发于肠胃,正可剖而洗之,不待其痈肿而呕脓也。虽热上熏阳明,烂流络,至于头痛,亦岂无药?况其时疽尚未成,痈尚未发,去其烂菌,自无后患。惜乎成之不遇也。
[白话文]齐国侍御史成,自述头痛,淳于意诊他的脉说:“你的病太重了,不能治疗。”说完就出来了,单独告诉他的弟弟昌说:“你哥哥得的病是疽,内发于肠胃中间,过5天就化痈而肿大了,过8天将要吐脓身亡。”成果然8天后死了。
    成的疽发在肠胃之间,可剖开洗,不等痈肿长成而呕吐脓液。他的病热虽然已经上熏阳明,腐烂脓水已流至络脉,以至于发为头痛,怎么会没有药来治疗?况且当时疽尚未形成,痈还没有发,可去其腐烂之处,自可以治疗。只可惜成没有遇见我。
气  膈
[原文]齐王中子诸婴儿小子病,召病意诊,切其脉,告曰:“气隔病,病使人烦懑,食不下,时呕沫,病得之少忧,数乞食饮。”臣意即为之作下气汤以饮之。一日气下,二日能食,三日即病愈。
    此病主在心,周身热,宜养心,不得专下气。下气虽效,强制力耳。意之言曰:“烦闷食不下,则络脉有过,络脉有过则血上出,血上出者死,此悲心所生也。”既知心病而治气,未免自相矛盾,且不惧其强制之后而有反抗力乎?世以香散下降治肝气,终至愈发剧,亦犹此耳。
[白话文]齐王小儿子病了,召见淳于意为其看病,淳于意切脉诊病后,告诉齐王:“王子得的是气隔病,此病可使人烦躁,不能吃东西,经常呕吐涎沫。”开了下气汤给患者,1天后气下了,2天病人能吃了,3天后病人痊愈了。
    此病病位在心,浑身热,治疗宜养心,不得多用下气的药物。下气的药虽然有效果,但只是强用力而已。我的意见是:“烦闷吃不下去饭,是络脉太过,络脉太过则血从上出,血从上出的难治。”已经知道是心病而专用下气药治疗,有些不妥当,不惧怕下气药的后劲。历朝历代多用香散之类下降治疗肝气,最后越来越重,就是这个道理。
  涌  疝
[原文]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蹶入中而刺之。臣意诊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后溲。”循曰:“不得前后溲三日矣。”臣意饮以火齐汤,一切得前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
    意之言曰:“右口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既知其热,投以火齐汤,以热攻热虽得法,若热加增,由中下而上涌将奈何?其得溲也,亦幸矣哉!
[白话文]齐国的郎中诊过循的病后,别的医生都从蹶入中针刺,淳于意诊病后说:“这个病是涌疝,使人不能正常地大小便。”循说:“已经有3天不能大小便了。”淳于意开方火齐汤,病人服用1剂后可以小便,再服1剂后可以大便,3剂之后疾病痊愈。
    淳于意说:“右手脉象大而数,脉象数者是中下焦有热。”既然知道内有热,再用热药,用热攻热虽有效果,但是热性大,则中下焦延及下焦后果严重。循能够痊愈,真是万幸。
热 病 气
[原文]齐中御府长信,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揽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暑汗不可以见寒。臣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此水气入腠理,针天柱骨可愈。意不用针而用汤,幸汗出,否则必成紫云疯。若谓失治一时,即转为寒热。殆膜视耳。若依脉法:&ldquo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