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华佗内科秘传
2012/8/25 0:53:56

卷四 华佗内科秘传
 
华佗治伤寒初起神方
  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复发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则愈。若更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视病尚未醒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则可下也。又伤寒初起时,用柴胡、白芍、茯苓、甘草、桂枝、麻黄各一钱,当归二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极效。
[白话文]患伤寒后第一天,如果病在皮肤当用膏药贴服,用火灸即可病愈。若病不能缓解,到第二天则可在皮肤上用针刺,服解肌散发汗,如有汗出则疾病可以痊愈。若病情仍不能缓解,在第三天可继续采用针刺取汗,如果汗出病可愈。此时若病情仍不能缓解,不可再用发汗之法。到第四天可服藜芦丸,使病人轻微呕吐就可痊愈。若病人不能吐,可服用小豆瓜蒂散催吐,吐后病可痊愈。根据病人的病情,若病邪仍不解,再使用针刺。病邪5日可传至腹,6日入胃,入胃则可采用下法。再者,在伤寒初起时,用柴胡、白芍、茯苓、甘草、桂枝、麻黄各3克,当归6克,陈皮1.5克,水煎服,效果甚好。
 
华佗治伤寒不汗神方
  凡患伤寒,一日至三日不汗者,宜用葛根半斤,乌梅十四枚,葱白一握,豉一升(绵裹),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眼。初一服便厚覆取汗,汗出粉之。
[白话文]凡伤寒病患者,如果前2天不出汗的,可用葛根250克,乌梅14枚,葱白1把,豉1升(用纱布包裹),用9升水煮取药物取3升,分3次服下。服后立即盖厚棉被发汗,汗出时当用粉扑干。
 
华佗治伤寒谵语神方
  用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枳实三枚(炙),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若一服得利,谵语止,勿服之也。
[白话文]本方用大黄120克,炙厚朴60克,炙枳实3枚,用水4升,水煎至1.2升,去药渣分2次温服。若服1次后病情好转,谵语症状消失,不可再服。
 
华佗治伤寒发狂神方
  凡伤寒热极发狂,惊悸恍惚。可急用石膏二钱,黄连一钱为末,煎甘草水冷服,有效。
[白话文]凡是得了伤寒病,热极可导致发狂,病人表现为精神恍惚,可急用石膏6克,黄连3克研为粉末,煎甘草水待其冷却后服用石膏和黄连的粉末,有效果。
 
华佗治伤寒结胸神方
  伤寒结胸者,谓热毒气结聚于心胸也。此由病发于阳而早下(一)热气乘虚而痞结不散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是也。可用蜀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杏仁半升(去皮尖熬令赤黑色),芒硝半升;右四味捣筛二味,杏仁合芒硝研如如泥,和散合剂,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用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一两,水二升同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自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要。或用括萎一枚捶碎,入甘草一钱,同煎服服之,极神效。
[白话文]伤寒结胸之病,是由热毒气结于心胸所致。此病发于阳分,热气结聚于体内而不能散去,宜早使用下法。主要表现为心胸部压痛,寸脉浮,关浮沉。可用蜀大黄0.5升,熬制的葶苈子0.5升,去皮尖后熬至赤黑色的杏仁0.5升,芒硝0.5升,上述4味药先
捣碎大黄和葶苈子,后将杏仁和芒硝研为泥,与上述药物一起搅拌,制成丸药如弹子大,每次服1丸,用甘遂末0.7克,白蜜30克,水2升一同煮至1升,待到药温热时迅速服下,过一晚上症状即可减轻。如仍感结胸,第二日继续服,或用栝楼1枚捶碎,放入甘草3克,一同煎,此药效果显著。
 
华佗治伤寒发斑神方
  伤寒内发斑,身热心如火,口渴呼水,气喘舌燥,是为阳火焚于胃口,宜用大剂寒凉扑灭之。方用元参三两, 黄芩一两,麦冬三两,升麻二钱,防风、天花粉、青黛、生甘草各三钱,生地一两,桑白皮五钱,苏叶一钱。一剂即消大半,二剂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