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一
2012/8/21 11:04:54

内 科 一
感 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药方1 
方  名 防风通圣丸
组  成 防风、荆芥穗、赤芍药、薄荷、川芎、连翘、栀子、黄芩、桔梗、麻黄、白芷、石膏、滑石、当归尾、甘草各60克。
用  法 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用4.5克,用清茶送下。
功  能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主  治 表寒里热证,症见气血凝滞,头痛腰酸,鼻塞清涕,周身骨节疼痛,憎寒壮热,口苦舌干,咽喉不利,咳嗽声哑,一切初起伤风伤寒。
特别提示 虚人及孕妇慎用。日常食用葱、大蒜、姜、食醋亦有预防作用。
 
药方2 
方  名 香薷丸
组  成 藿香、木瓜、苏叶、茯苓各750克,香薷1500克,扁豆500克,陈皮、甘草各250克,丁香、檀香各125克。
用  法 共研细末,炼蜜和丸。每次服用1~2丸,不拘服用时间用新汲井水送下。时当夏月盛暑之时,无论男女大人小儿,宜常服之,不可缺少。
功  能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  治 暑湿证,症见燥渴脘闷,头目皆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四肢困倦,精神短少,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泻转筋,小便黄而短,大便溏且频。以上诸症,悉皆治之。
特别提示 清淡饮食。表虚有汗或中暑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不可使用。
药方3 
方  名 香薷散
组  成 香薷500克,厚朴(姜汁炒)、白扁豆(炒)各250克。
用  法 上药水煎,浸冷,服用。
功  能 清热解表。
主  治 暑热乘凉,遇冷,阳气被阴邪所阻遏,症见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满,吐泻。
药方4 
方  名 芎苏饮
组  成 川芎3克,紫苏、枳壳(炒)各4.5克,桔梗3克,前胡、半夏、茯苓各4.5克,木香3克,陈皮4.5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散寒解表。
主  治 感冒,受风邪侵袭,症见头疼,胸满,发热,恶寒,脉浮缓。
特别提示 去川芎加人参,名为参苏饮。
药方5 
方  名 川芎茶调散
组  成 川芎500克,羌活、防风、荆芥、白芷、薄荷各750克,甘草15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9克,加细茶1撮,煎浓汁调服。
功  能 解表祛风,升阳散热。
主  治 头痛,项强,出汗,怕风,脉弦浮数。
药方6 
方  名 香苏饮
组  成 香附(生研)9克,紫苏、陈皮各4.5克,甘草2克,生姜3片,葱白3根。
用  法 上药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散邪解郁,缓中止痛。
主  治 感冒,发热,头疼,胁痛,脉弦浮。
药方7 
方  名 消风百解散
组  成 麻黄24克,苍术(炒)、白芷各30克,荆芥、陈皮各45克,甘草2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9克,加生姜3片、葱白3根,水煎服。
功  能 散风除湿,定喘止痰。
主  治 伤风,头疼,发热,鼻塞,声重,气喘,痰多,脉浮缓。
   
药方8 
方  名 局方神术散
组  成 苍术(炒)30克,羌活、白芷、藁本、川芎各45克,细辛、甘草各2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9克,加生姜3片、葱白3根,水煎服。
功  能 解表散风,清热止痛。
主  治 伤风,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风,脉弦。
药方9 
方  名 冲和散
组  成 苍术(米泔浸用)、荆芥各30克,甘草(炙)15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9克,用生姜汤调服。
功  能 清热散风,行气祛痰。
主  治 伤风,挟湿,症见发热,痰多,头目昏蒙不清,脉弦细。
药方10 
方  名 局方羌活汤
组  成 羌活45克,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