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内科病症
2012/7/21 0:45:37

第一章  内科病症
感  冒
●病 因: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四时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见。中医学认为主要有风寒型、风热型、风寒挟湿型和体虚外感。
 
●症 状:风寒感冒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为主症。风热感冒以身热微恶风、头痛且胀、咽喉肿痛、口干欲饮、汗出为特征。风寒挟湿型以恶寒、发热、头晕蒙重痛、周身酸困、沉重疼痛为主症。体虚外感以素体虚弱、抵抗力差,易反复感冒为特点。
 
●治 疗
 一、内 治
(一)西药
    1.维C银翘片,每次1~2片,每日3次。适应于风热感冒。
    2.合并细菌感染,见咳嗽痰黄、咽喉肿痛者,可服 用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剂量加倍。
    3.新康泰克、泰克胶囊、白加黑、速效感冒胶囊等,可根据病情选用。
(二)中药
    1.风寒感冒: ①葱白连须3~5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水煎服。②午时茶(成药),每次1包,水冲服,每日3次。③藿香正气丸(成药),每次1包,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适宜于风寒挟湿,伴有呕吐腹泻者。
    2.风热感冒: ①桑菊感冒片(成药),每次5~8片,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②银翘解毒丸(成药),每次1~2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③板蓝根冲剂(成药),每次1~2包,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
  3.风寒挟湿外感:①九味羌活丸,每次20克,每日3次。②羌活、独活、桑枝、桂枝、蔓荆子、川芎、威灵仙、藁本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尤其适用头痛、发热、周身酸痛较重者。③羌活、独活、桑枝、桂枝各10克,生姜5片,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症状较轻者。
    4.体虚外感: ①玉屏风胶囊或口服液,平时可经常服用。适用于外感较轻时,或预防外感用。②白术100克,黄芪150克,防风100克,共研细末,分成60包,每日早晨取1包加水煮沸,以此沸水冲鸡蛋1个,可常年服用。适用于外感较轻时,或预防使用。③党参15克,茯苓20克,川芎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灸甘草5克,生姜5片,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虚人外感风寒较重者。④党参15克,苏叶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枳壳10克,葛根10克,木香5克,陈皮10克,水煎服,适用于虚人外感,咳痰、咳嗽明显者。
    5.民间小验方: ①生姜1块,大葱1颗(或小香葱1把),香菜1把,大蒜2瓣,共剁碎,胡椒粉、辣椒末、香油、盐、味精等调料适量,沸水冲泡,1次服下。多穿衣盖被,以微微有汗为佳,不可发大汗。适用于外感风寒初起者。②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克,用沙锅加水1碗煎煮,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用于风寒型。③荆芥、苏叶各10克,茶叶9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约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可随意服用。用于风寒型。④生大蒜1瓣(去皮)含于口中,生津则咽下,直至大蒜无味时吐掉,连续3瓣即可奏效。用于各种感冒。⑤白胡椒末、葱白各适量,煮热汤面1碗,加入葱白及胡椒面拌匀,趁热吃下盖被而卧,汗出即愈。用于风寒型。⑥萝卜、甘蔗各500克,金银花10克,竹叶5克,白糖适量。萝卜与甘蔗切块,加水于沙锅内,下金银花、竹叶共煎,饮服时加白糖。可当茶饮,每日数次。用于风热型。⑦葱白头5个,生姜16克,糯米100克。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同煨热服,出汗即愈,用于风寒型。
 
 
二、外 治
(一)吸入法
    1.川芎、藿香、延胡索、牡丹皮、雄黄、白芷、皂角各12克,朱砂3克,共研细末,每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