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伤、皮肤科病症
2012/7/21 0:42:55

第二章  外伤、皮肤科病症
 
  落 枕
●病 因:落枕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当或感受风寒而导致。
●症 状:颈项部强直牵引作痛,俯仰、转动不灵,并向一侧歪 斜而加重,颈肌紧张,压痛广泛。
●治 疗
一、内 治
    木瓜1个,挖洞去瓤,加入乳香、没药各8克,合好,上笼蒸3~4次,捣烂如泥。每服9克,黄酒1杯温服下。
 
二、外 治
1.葱白、生姜各适量捣烂,炒热,包布敷熨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
2.生桃叶布袋包好水蒸煮后,热敷颈部。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
3.醋糟炒热装入缝制的小布袋内,热敷患处(热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天热敷数次。
4.仙人掌去刺捣烂成泥,贴在患处,外包一层塑料薄膜,胶布固定。每天1次。对仙人掌过敏者禁用。
 
三、其 他
1.用王不留行子,取耳穴神门、肩、颈及上肢相当部位,按耳穴压豆法常规操作。2天换1次。通常1~2次即可缓解。
2.将大黑豆适量蒸熟装入枕袋,以患处枕在上面,每天不少于6小时。
3.取冰块适量,隔毛巾用手握住冰块贴于患处推动摩擦,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数次即愈。
4.将硼砂适量置于干净瓦片上,煅去水分,放在地上露一宿出火毒,再研成极细之粉末。装贮备用,施治时取少许点眼内角。点后,双手擦热,反复按擦颈部,一般1~3次可愈。
 
颈椎病
●病 因:本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由于颈部长期劳损,椎间盘组织或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导致邻近的神经、脊髓、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所产生的各种症状。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
●症 状:颈项、肩臂痛、四肢痛麻,尤以上肢为著,部分病人可有头晕、头痛、耳鸣、耳痛、视物不清、吞咽困难等。
●治 疗
一、内 治
    1.桑椹250克(鲜品500克),木瓜100克,大枣50克,冰糖100克,用白酒3000毫升浸泡,密封,半月
 
二、外 治
1.梅花针疗法:取大椎、大杼、肩中俞、肩外俞。每次选2个穴,用梅花针叩打,使皮肤发红并有小量出血点,然后拔火罐,如能拔出少量瘀血则疗效更佳。
2.耳穴压豆法:选择颈椎耳穴相应部位,前后对称贴压王不留行子,3天换贴1次,并酌情进行耳穴局部按摩。双耳贴压10次为1个疗程。
3.选用颈夹脊穴及压痛点等,每次用艾条施灸10~20分钟,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
4.按摩推拿颈部,采用舒筋手法:点压、拿捏、弹拨、按摩等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手法,每穴20分钟,每次推拿应以患者有舒适感为宜。手法要轻柔稳重,力量逐渐深透。
5.刮痧法:用刮痧板拭后颈项三线,加风池、肩井,再刮外关、气海及手三阳经或足三阳经穴。
6.药枕:当归、羌活、藁本、制川乌、黑附片、川芎,赤芍、红花、血竭、菖蒲、灯心草、细辛、桂枝、紫丹参、防风、莱菔子、威灵仙各300克,乳香、没药各200克,冰片20克。上药除冰片外共研细末,和入冰片,装入枕心,令患者枕于头项下,每日使用6小时以上。3个月为1个疗程。
7.醋糟炒热装入缝制的小布袋内,热敷患处(热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天热敷数次,一般半个月后症状可消失。
8.生川乌30克,生草乌20克,天南星30克,半夏30克,上药共研细末,浸泡于50%的白酒中,酒约500克,7天后可搽疼痛处,每天数次。
9.仙人掌去刺捣烂成泥,贴在患处,外包一层塑料薄膜,胶布固定。每天1次。对仙人掌过敏者禁用。
【防护】不可长期伏案工作,伏案工作期间应定时活动颈部,平时要参加体育锻炼。
 
肩关节周围炎
●病 因: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变和非特异性炎症。多发生于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真正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与肩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