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2012/6/20 9:22:19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原因逐渐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并伴有气腔壁膨胀、破裂而产生的一种慢性肺部疾患(又称慢阻肺)。临床上主要以喘息、气急,活动后明显或加剧为基本特征,多为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病一般属中医学“肺胀”、“痰饮”、“咳喘”等范畴。
【中医经验集成】
(一)辨证论治
1.肺气虚弱
(1)主症 喘促短气,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恶风,或感咽喉不利,口干面赤。舌质淡红,脉细。
(2)处方党参、黄芪各30g,麦冬、百合、玉竹各10g,五味子、紫菀、贝母各6g.若喘促严重,不能平卧者,加白果、百部各1 0g;痰涎清稀者,加干姜10g,甘草6g;自汗恶风者,加防风10g,仙鹤草20g.
(3)方法 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肺脾两虚
(1)主症 喘促气急,脘腹胀闷,肢体困重,口淡不渴,纳呆,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濡弱。
(2)处方党参、山药、茯苓各1 5g,白术、半夏、陈皮、桂枝各10g,附片(先煎),甘草各6g.若倦怠无力,四肢不温者,加附片IOg,肉桂6g;若面部及下肢浮肿者,加猪苓15g,泽泻10g;若五更泄泻者,加补骨脂、肉豆蔻各lOg.
(3)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肾不纳气
(1)主症喘促日久,形瘦神疲,气短不足以息,动则喘息尤甚,肢冷面清,口唇爪甲发绀。舌质淡或隐紫,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2)处方附片(先煎)、菟丝子、仙茅各10g,肉桂、五味子各6g,补骨脂、仙灵脾、山萸肉各15g.若语言无力,自汗恶风者,加黄芪30g,甘草6g;若呛咳少痰,咽干色红者,加冬虫夏草3g,沙参15g;肢体浮肿,尿少者,加桂枝10g,茯苓15g.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4.痰浊阻肺
(1)主症 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2)处方苏子、厚朴、当归、陈皮、白芥子各10g,法夏、茯苓、全瓜蒌、白术各15g,肉桂、干姜各6g。痰多胸闷,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IOg;由外感诱发者,可以小青龙汤加麻黄、桂枝各10g.细辛、干姜各5g;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者,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5.痰热郁肺
(1)主症 咳逆喘息气粗,烦躁,胸满,痰黄或白,黏稠难咳,或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尿黄,便干,口渴。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2)处方桑白皮、鱼腥草各20g,黄芩、杏仁、苏子、法夏、浙贝母、射干各10g,葶苈子15g,甘草6g.痰热内盛,胶黏不易咯出者,加瓜蒌皮;痰鸣喘息不得平卧者,加炙麻黄12g;喘咳日久,唇色紫暗,舌有瘀斑,或杵状指等,可加当归、苏木、川芎各10g,丹参30g;身热,恶寒者,加连翘、银花各15g,防风、荆芥各10g;若大便干结,腹胀满者,加生大黄10g,川厚朴12g,瓜蒌皮、瓜蒌仁各15g;痰热伤津,口干舌燥者,加天花粉、知母、芦根各10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二)名医经验
1.曹世宏诊治经验
(1)豁痰泄浊,以通其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且居上焦,为五脏之华盖,外邪侵袭,肺首当其冲。‘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外邪犯肺,宣肃失司,升降失常,气机壅滞,肺气胀满。肺病日久,涉脾及肾,脾失健运,肾失蒸化,津液不归正化而为痰,潴留气道,痰气交阻,胸阳痹塞发为咳痰喘息乃成慢阻肺。因此,曹老认为,痰浊遏肺,气道阻塞为慢阻肺发病的主要机理。其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量多,气喘痰鸣,胸闷气堵,不能平卧,或伴寒热,甚者动则心悸,舌苔多厚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