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
2012/6/16 7:56:04

    斑秃为一种头皮毛发骤然发生斑片状脱落的常见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成年人。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有微痒,大部分患者常在头皮部位突然发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数目不等、边界清楚的脱发区。若整个头皮头发全部脱落者称为全秃,全秃还有全身毳毛脱落者称为普秃。本病一般属中医学“油风”、“鬼舔头”、“发落”、“发坠”、“毛落”、“鬼剃头”等范畴。
 
 
(一)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
    (1)主症  头发斑片脱落,呈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甚至全部脱光,伴心烦易怒、或胸闷不舒、胁痛胸胀、喜叹息、失眠。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
    (2)处方  柴胡12g,红花9g,丹参、鸡血藤、酸枣仁、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合欢皮各1 5g,赤芍、川芎各10g,青皮、甘草各6g.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血虚风燥
    (1)主症  脱发时间短,突然发现大块脱发,进展快,相继有眉毛、胡须脱落的现象,偶有头皮瘙痒、头昏。舌质淡,苔薄,脉细数。
    (2)处方  当归、白芍、熟地、川芎、仙灵脾、白蒺藜、天麻各10g,红花、升麻、甘草各6g,女贞子、补骨脂各15g.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肝肾不足
    (1)主症  病程更长,头发全部脱落或兼眉毛、阴毛等脱落,或有脱发家族史,常伴有腰膝酸软、耳鸣、目眩、遗精滑泄。舌淡,苔薄,脉细。
    (2)处方  何首乌、黄精、女贞子、菟丝子、山萸肉、枸杞子、桑寄生、怀山药、茯苓各15g,黑芝麻30g,甘草6g.偏阳虚者,加补骨脂、仙灵脾、巴戟天;偏阴虚者,加旱莲草、知母、丹皮;兼有血瘀者,加侧柏叶、丹参、红花;失眠多梦者,加五味子、益智仁、合欢皮、酸枣仁;与情志有关者,加柴胡、代赭石。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4.气血两虚
    (1)主症  病后或久病脱发,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懒言失眠。舌淡苔少,脉细无力口
    (2)处方  党参、黄芪、茯苓、制首乌、黄精、酸枣仁各15g,白术12g,熟地、当归、大枣、白芍、五味子各10g,甘草6g.
    (3)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二)名医经验
   
1.李治牢诊治经验
    李老认为脱发的形成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有关,同时因七情内伤、情志抑郁、劳伤心脾等影响,日久可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毛发失去濡养而脱落。治疗上采用疏肝解郁、滋肾养阴、养血活血、化瘀通络之法,选用生发饮、桃红逍遥散、复方首乌汤、槐米苡仁汤为主。
    (1)益气养血法  多因忧虑,或精神因素而诱发。症见起病突然,头发稀疏,或有大小形状不等的斑片状脱发,伴头皮瘙痒,头晕心烦,失眠多梦,食欲缺乏,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或细而无力。此为劳心过度,耗伤心血,使血虚不能随气荣养毛发所致。治宜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药用生发饮黄芪20g,当归、白术各15g,黄精、桑葚、茯神、木瓜各12g,天麻、远志各10g,大枣5枚,甘草6g.头发干枯者加首乌、枸杞子、白芍以养阴乌发;睡眠欠佳者加朱砂、五昧子、
龙骨以重镇安神。
    (2)疏肝化瘀法  病程较长,有的反复发作,自觉有胸闷纳差,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弦细。治宜疏肝解郁,活血通络。药用桃红逍遥散加减:鸡血藤30g,当归、赤芍、旱莲草、桃仁各12g,柴胡、郁金、红花各10g,青皮、陈皮、川芎各6g.
    (3)滋肾养阴法  多为年老体弱,病程日久,反复发作者。伴体倦乏力,头晕耳鸣,肢酸腰痛,健忘多梦,五心烦热等,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因毛发濡养来源于血,而精血同源,互相滋生,阴虚血少则肌肤失养,发失所荣而脱落。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生发。药用复方首乌汤:制首乌15g,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