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理———笑一笑,十年少
2012/7/2 1:59:07
 
第四章 心理———笑一笑,十年少 
怒则气上,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谚 语 
 1.心平气和好,九十不显老 
  ———谚 语 
    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境比千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要知道人没有精神的超越,就没有身心的健康,只有身体和心灵同时健康,才能在新的形势下,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生命的旅程并战胜各种坎坷,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而又丰富多彩。 
  
加强修养法 
    人的情绪产生主要是由活动的成败、人际关系的好坏、自然环境、身体状况、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引起的。除此之外,还受个人思想修养的影响。胸怀狭窄、斤斤计较的人,易疑神疑鬼、患得患失,经常处于抑郁愁闷的情绪之中;反之,心胸豁达、志向高远的人,能容事容人,舍名舍利,即使在困难和不利的条件下,也能保持乐观、愉快、朝气蓬勃的心境。因此,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就要加强修养,放眼未来,目标远大,以理制情。 
  
知足常乐法 
    期望大于实际就等于失望;期望小于实际就等于知足。因此,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和期望要适宜、适中,不可过高地苛求。否则,脱离实际,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挫折感就越强。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知足常乐”。 
  
奋斗常乐法 
    满足是一种快乐,追求也是一种快乐。人们在追求新知、追求技术的精益求精、追求事业的不断进取中,获得充实感、收获感,从而享受到奋斗的乐趣。这叫“常乐于不知足”。求知求业的奋斗之乐,也能冲淡、抵消其他方面的不乐。人生在世,总得有所追求、有所奔头。哀莫大于心死,没有目标,必死必哀。 
  
合理认识法 
    任何事物都有合理的、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不利的一面。明智达观的人总是善于从不利中看到有利,从不合理中看到合理的因素。这样,思想就会十分开阔、乐观。 
  
精神发泄法 
    当心中有了烦恼或怨气、怒气之后,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渲泄出来,以达到心理平衡。渲泄的方法很多,可找亲朋、好友倾诉,并接受他们的劝告;也可直接找发生矛盾的对象进行心平气和地交谈,以解开疙瘩。 
  
消除误会法 
    还可利用写信和日记的方法,将自己的苦恼发泄给可以保密的纸张本子。人的不良情绪及时发泄出来,就得到了一半的调节。 
  
转移注意法 
    当人的情绪烦闷或激动时,可以强迫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上去,如看电视、听音乐、下棋、打球等有意义的活动。能把有机体的活动转移到另外的系统上去,可排遣有害的情绪紧张,使人恢复正常的状态。 
  
自我疏导法 
    就是利用自我暗示或自我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控制不良情绪。如利用数数、绕舌、深呼吸等方法,来缓解紧张情绪,感到紧张时,可反复暗示自己:“沉着、冷静、别紧张,我会成功的。”这样,情绪就会放松下来。 
  
放松振奋法 
    当自我感到心境很坏、情绪处于低潮时,可强迫自己真诚地笑,由微笑开始,越笑越强烈,最后变成大笑。利用这个技巧可以使自己振奋起来。另外,还可以使全身放松。放松的技巧是:从手到头,再到脚趾,先使肌肉绷紧,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慢慢放松。这样就能减缓气愤和畏惧的程度。 
  
【贴心提示】 
    您若想达到心平气和的状态,还可以练习静坐。练习静坐需每天2次、每次30分钟。静坐时,身体放松,头脑中摒弃一切杂念。这一过程还对失眠有一定的疗效,对许多其他生理病痛,如肌肉紧绷、压力造成的头痛等等,也有良好的效果。 
  
【语录链接】 
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谚 语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