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编者赖斯顿如是说
2012/6/18 15:16:37
原来在《纽约时报》撰文的是该报的著名记者,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先生(James Reston l909~1995年,内地译为赖斯顿或罗斯顿,台湾译为雷斯顿)。他当时是《纽约时报》副社长及驻华盛顿分社主任。赖斯顿出生在苏格兰,小时候就同父母移民到美国,人们昵称他为“苏格兰佬”(Scotty,或译为“思考迪”)。赖斯顿文风朴实幽默,观点敏锐,力主新闻自由,无惧强势,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力和最值得信赖的美国记者。赖斯顿一人独得过两次新闻界最高荣誉的普利策新闻大奖,获得过28个荣誉博士学位。他的文章深受读者喜爱,在上个世纪中下叶,他的名字在美国民众中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赖斯顿刚出道时不过是个报道体育新闻的小记者,后来遇到机会加入了美国最大的新闻机构美联社,因工作出色,转行报道政治时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驻伦敦记者,发表过很多重要新闻。赖斯顿的政治新闻报道使他逐渐成名,后来被家族经营的《纽约时报》挖去做专栏作家,成为大牌记者。在《纽约时报》工作数年后,赖斯顿终于等到他盼望已久的位置,坐上了《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主任这个闻名政治新闻界的宝座。赖斯顿在华盛顿工作期间如鱼得水,报道过很多重大新闻,业绩不凡。
赖斯顿犀利的政治专栏评论文章,曾对美国政界产生了无形的影响。据《纽约时报的风格》一书介绍,政府的许多政策,因为赖斯顿的质疑,而在悄悄地改变;也有许多政策,唯恐受到赖斯顿的质疑,而不曾实现。因此,赖斯顿的专栏文章,是对政府制定政策的无形约束。赖斯顿的写作能力极强,常能对枯燥无味以及严肃刻板的政治问题信手写来,引人人胜。他的写作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反映出他的正直、热情、聪明和公正的性格。他虽有好斗性,敢于冒险,却是一位极有幽默感的人。
赖斯顿还以采访过世界各国领袖人物而知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采访过从罗斯福到老布什等9届美国总统,还在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采访过诸如赫鲁晓夫等各国政要。由于《纽约时报》在新闻界的地位和赖斯顿的知名度,任何政治人物都不敢轻视赖斯顿的采访,因为不仅民众十分相信这位记者写出来的评论,而且他的采访很可能第二天就会出现在各大报刊的头版。美国前总统约翰逊曾说过:“如果你想让华盛顿的人读到一篇东西,最好交给赖斯顿发表,政府中无人不读他的专栏,而且非读不可。”
1971年,当中美关系刚刚出现缓和,62岁的资深记者赖斯顿应邀前往中国采访。赖斯顿的本意当然是想采访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了解中国对美国和世界局势的看法,试探中美和解的底牌。到达中国以后,阴错阳差,还没等见到任何重要的人物,赖斯顿便遭到一次“重大的打击”,突然腹痛难忍,被诊断患了急性阑尾炎,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手术非常成功,使用的是常规药物麻醉,但术后赖斯顿感到腹胀不适,接受了针灸治疗,并在中国的医院里有了一段非常愉快的经历。
时报副社长住进中国医院的消息传到纽约,报社上下自然十分关注,《纽约时报》特意连发了两次消息,一则说赖斯顿手术顺利,另一则说他正在康复还接受了针灸治疗,赖斯顿因此立即成为民众最关注的病人。而与此同时,远在北京的赖斯顿因为躺在病床上“没什么可以写的”,就写了一篇有关自己患病和手术的纪实报道,将自己的经历如实道来,以回答美国民众的关心和对中国的好奇。接到来自北京的电传后,时报的编辑不敢怠慢,马上将赖斯顿的稿件发表在第二天的《纽约时报》上。就是这篇本意为“报平安”的文章,却意外地引起了美国公众对中国针灸的极大兴趣,这是作者和编辑都未曾料到的。
为准确地表达赖斯顿的原意,现将原文翻译如下:
现在让我告诉你我在北京的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