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
2012/5/8 15:14:30
婴幼儿腹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胃肠道紊乱综合征。本病为婴幼时期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占多数,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小儿消化器官及其功能高不够完善,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故对食物的耐受性差.加之其免疫功能差,如遇感染或喂养不当或外界气候变化.均易发生腹泻?
本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腹泻除已有固定的病名(如细菌性痢疾、霍乱等)外,其他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真菌及一些病原不明的感染性腹泻,统称小儿肠炎,非感染性腹泻包括饮食性腹泻、过敏性腹泻、糖源性腹泻等c
有哪些症状
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肠道外感染或受热受凉所致。
(1)腹泻:每日大便在10次以内,大便量每次小于10毫升/千克体重,呈黄色或黄绿色,蛋花汤样或稀糊便,有酸臭,常带泡沫,间有少量黏液及食物残渣,并见白色或黄色小凝块。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
(2)呕吐:不显著,多为溢乳或轻度呕吐。
(3)其他症状:患儿无明显中毒症状,精神尚好,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可有轻度腹胀,肠鸣音增多。有时因肠痉挛引起阵发性哭闹,多在排便后缓解,轻型腹泻及时治疗可在数日内痊愈,如处理不当,可转为重型:营养不良患儿病程迁延较久。
2.重型腹泻:多为肠道感染所致。
(1) 严重腹泻及呕吐:大便10次/日以上、大便量每次超过10毫升/干克体重,呈水样便,喷射状排出.量多,可带黏液。大便镜检可见脂肪滴、少量白细胞,偶见红细胞;侵袭型大肠杆菌感染者可见到红细胞及脓细胞。呕吐频繁,吐出食物残渣或黄绿色液体,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样液体。
(2) 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常有发热,体温高达39—40℃;腹胀,食欲减退或拒食:轻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出现烦躁不安或惊跳。重者精神委靡、呻吟、嗜睡,甚至昏迷或惊厥。
(3) 水和电解质紊乱
1) 脱水指水和电解质均丧失。出于吐泻丧失体液和摄入量减少,感染、发热时机体消耗水分增多所致。主要表现仑发热、口渴、烦躁、黏膜干燥、前囟和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迟、尿量减少等,严重者合并周围循环衰竭。
2) 酸中毒:临床以代谢性酸中毒最多见。轻度酸中毒的症状不明显,仅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若不测定c02结合力,不易早期诊断。酸中毒较重的婴幼儿常有精神委靡、面色灰暗、嗜睡或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口唇樱红、呼吸深快,有时可闻到烂苹果味。严重者呈昏迷和全身衰竭现象。新生儿和6个且以下小儿呼吸代偿功能较差,呼吸节律改变不明显,往往仅有精神委靡、拒食和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早注意。
3) 低钾血症:一般血钾低于3.5毫摩尔/升时即出现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心音低钝,心律不齐,严重者心停搏,呼吸及麻痹而致死亡。心电图可见Q--T间期延长、T波低平,U波出现,低电压,心律失常等。
4) 低钙血症:腹泻时从大便中丢失钙盐和吸收减少使体内总钙量降低。临床表现:喉痉挛、手足搐搦、全身惊厥,血清钙低于2毫摩尔/升。
5) 低镁血症:常发生于腹泻较久和营养不良的思儿。当出现震颤、手足搐搦或惊厥,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考虑低镁血症,血镁常低于o.6毫摩尔/升。可试用镁剂治疗。
3. 迁延性腹泻:多因长期滥用各种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和继发霉菌感染,或因喂养不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此型患儿临床无急性中毒现象,而以慢性营养紊乱症状为主——腹泻迁延不愈、精神委靡、食欲低下、消瘦、贫血、多种维生素缺乏c易并发呼吸道、中耳、泌尿道等继发感染。此型多见于营养不良及佝偻病患儿。
4.慢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