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2012/5/8 10:35:5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以5岁以上儿童多见.春、秋季节发病较多。有反复发作的趋势,病程可达致月或更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与免疫有关。引起本病的过敏因素有细茵、寄生虫、食物(如鱼、虾、蛋、奶、肉等)、药物(如杭生素类、水扬酸类、磺胺类等)、预防接种、蚊虫叮咬等s部分病例在发病访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疫苗接种史。
有哪些症状
1. 皮肤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关节周围,下肢及臀部尤多见。多两侧对称。初为淡红色斑丘疹,渐变为紫色、棕色而消退。除紫癜外,同时可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多形性红斑等.
2.关节症状:可伴有关节痛或关节肿胀,多见于膝关节和踝关节。关节症状多于数日内消退,不遗留关节变形。
3.消化道症状:常见腹痛,多呈严重的疼痛,同时可见呕吐出现血便或大便浴血阳性。
4、肾脏症状:表现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蛋白尿。
无肾损害者病程一般1-2周至1-2个月,少数可长达数月甚至1年以上。大多数病例与1次发病痊愈,少数重症病例死于肠出血,肠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或中枢神经病变等原因。部分病例有复发倾向。合并有肾脏病变者,病程持续数月或数年,大多自行缓解,少数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
如何诊断
基本方一
茜草15—30克.鸡血藤15克.紫草10克,丹参10克,生甘草10克,大枣5枚。
*血热型,紫癜密集,色暗,腹痛便血,舌红普黄,加牡丹皮12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地榆炭15克,生地黄15克.大青叶15克,出血重加三亡粉冲服;
*湿热型,紫癜色暗或起泡,关节肿痛,血尿,舌红苔黄腻,加苍术15克,牛膝10克,生薏苡仁30克,小蓟30克.白茅根30克;
*风热型,紫癜鲜红,皮肤瘙痒,或伴有表证,加连翘15克,白鲜皮15克.牛蒡子12克,蝉蜕10克;
*气虚型,紫癜反复不愈,色淡,面色无华,加仙鹤草15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阿胶(烊化)10克
*阴虚型,加知母12克,牡丹皮12克,黄柏9克,旱莲草15克。
*有肾脏损害,以血尿为主,加白茅根9克,小蓟9克,地榆炭9克;
*镜下红细胞不消,加三七粉(冲服)3克,琥珀粉(冲服)3克,益母草9克。
*尿蛋白不消,加益缉革9克.石韦9克,白术6克,薏苡仁12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过敏性紫癜。
基本方二
土茯苓15克,生地黄12克,地肤子12克.薏苡仁12克,白鲜皮12克,紫草10克,牡丹皮Io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防己10克,苍术10克。此为10岁儿童用量。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关节型过敏性紫癜。
基本方三
川黄连6克,淡干姜6克,炒枯芩30克.党参10克,川椒10克,姜半夏10克,炒枳实10克,白芍30克,乌梅30克,
*血热较盛,去党参,加炒牛地黄10克.牡丹皮lo克,水牛角
*皮疹瘙痒较甚,加防风10克,紫草10克;
*鼻舰或血尿,加焦山栀10先。大蓟15克,小蓟15克,
*纯利血水.以炮姜易干姜,加炒地榆30克
*兼有关节症状,加木防己20克.秦艽10克,桂枝6克。
水煎服,每日1剂。通过治疗发作停止后.继服原方7天以资巩固,如反复多次发作,在发作过后,按原方为丸,每次10克,每日3连服3周。
用于腹型过敏性紫癜。
基本方四
云南白药8克,琥珀粉50克。
将云南白药与琥珀粉调匀,每次将粉剂3--6克合阿胶6克烊化,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早、晚分服,1周为1个疗程
用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有哪些单验方
1. 鲜白茅根60克,煎汤代茶饮、诲日1剂。用于本病伴有尿血者。
2.赤小豆30克,薏苡仁30克,生牡蛎30克,大枣5枚,生甘草3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