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
2012/5/8 9:47:52
风湿热是与乙型甲族溶血性铁球菌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变为全身结缔组织有反复发作的无菌性炎症。此病小儿多见,其危害的严重性是心脏炎及风湿性心瓣膜病。虽然近年未发病有所下降,但仍是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发病年铃以7—14岁多见,3岁以下罕见,男女无差别,冬、春季发病较多,寒冷、潮湿、拥挤、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发病较多。
有哪些症状
多数起病较急,有少数隐匿型经常易被忽略,待以后就诊时已是心瓣膜病。
多数有明确的前驱病史.再经过l—5周后而出现风湿热症状。
1.一般症状:起病急,有发热,常达38℃以上,亦有高热者但呈不规则热型,可持续数周。常表现有精神委靡、食欲不振、全身乏力、面色苍白;体重减轻、关节疼痛、多汗等。部分患者有鼻衄、腹痛、胸膜炎、肺炎等。
2.心脏炎:凡累及心肌、心内膜和心包者称全心炎。一般心脏炎以心肌、心内膜受累者多见,而以单一表现为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者很少见。年龄越小心脏受累者越多,风湿热患者有40%--80%心脏受累,如防止不当,则为成人心瓣膜病的主要原因。
3. 关节炎:主要见于膝,踝,腕,肘,肩等大关节,呈多发性、游走性,常对称反复发作,局部有红、肿、热、痛及关节功能障碍,治愈后功能完全恢复尽留畸形;年龄小.关节炎轻而心脏炎较重 年龄大,关节炎重而心肌炎轻。关节x线摄片仅见软组织肿胀,骨质及关节面无损害,经3—4周多白愈.纤治疗很快控制其症状c
4 舞蹈病:常在链球菌感染后1—6月发病,以锥体外系统机能失调为主要表现,可先有不安、易激动、记忆力差,继之出现不协调、不自主、无规律、无目的的运动,如扭头、缩颈、皱眉、挤眼、伸舌、歪嘴、耸肩、手舞足蹈等,重者走路不稳,写字、说话、吃饭等都有
一定困难,睡眠时症状消失。经1—3月而自愈,少数患者有些轻微后遗症、本症可单独发生,亦可复发。
5.皮下结节:为结缔组织增生病变,呈圆形,直径0.2—2厘米大小.常在关节伸侧、脊突、枕部头皮等处,质硬而无痛,多村称,不与皮队粘连,常附着于腱鞘、筋膜、骨膜上.约经1月自行消退,无后遗症,治疗者病程可缩短。皮下结节可提示有风湿活动与心脏炎并存,其诊断意义较大。
6.环形红斑:为血管周围炎性改变及水肿,呈环形、半环形淡红色斑.压之褪色,时隐时现,常见于四肢内侧及躯干等处。无自觉症状,但有诊断意义,可自行消退,且无色素沉着或脱屑。
7.其他:可有结节性红斑、多形渗出性红斑。少数可有胸膜炎、肺炎、肾炎等。
如何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无特殊肯定的诊断方法,诊断根据临床主次要表现及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主要表现 次要表现 链球菌感染证据
1. 心脏炎 发热 1.近期患过猩红热,扁桃体炎、咽峡炎
2. 多发性关节炎 关节痛 2.咽培养 溶血性链球菌(+)
3. 环形红斑 有风湿史学家或心瓣膜病 3.抗链球菌抗体滴定度升高,
如ASO,ASK等升高。
4. 皮下结节 血沉加快,CRP(+),白细胞增多
5. 舞蹈病 心电图P—R间期延长。
1.诊断标准:如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并有链球菌感染证据者,即可诊断为风湿热。这种诊断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掌握。为防止误诊、漏诊,必须全面综合地考虑,与其他疾病鉴别后再确诊。
2. 风湿热活动、静止及复发的判定:①症状仍存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