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合理饮食
2012/2/28 13:57:10

 
    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合理的膳食结构,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裨益。世界卫生组织在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合理饮食是健康的重要基石之一。
 
    我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然而,随着快
 
餐文化迅速流行,传统的谷物类食物摄入量在减少,蔬菜水果摄入量偏低,高胆固醇、高脂
 
肪的食物摄入量大增,导致罹患各种慢性疾病的几率持续攀升。现在,我们需要回归科学的
 
膳食结构,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合理饮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
 
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
 
体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食物应包括以下五大类:
 
    1.谷类及薯类
 
    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2.动物性食物
 
    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3.豆类及其制品
 
    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4.蔬菜水果类
 
    包括鲜豆、根茎、叶菜、果实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5.纯热能食物
 
    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
 
脂肪酸。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
 
物性食物。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提出谷物为主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的传统,防止发达国家膳食的弊端。
 
    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稻米、小麦不要碾磨太精,否则,
 
谷粒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流失到糠麸之中。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的种类繁多,包括植物的叶、茎、花、果、鲜豆、食用蕈藻等,不同品种所含营养成分不尽相同,甚至相差悬殊。红、黄、
 
绿等深色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他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和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镁、铁)、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或重要来源。
 
    有些水果中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鲜蔬菜,但水果含有的葡萄糖、果糖、
 
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又比蔬菜丰富。红黄色水果,如鲜枣、柑橘、柿子和杏等是维
 
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极好来源。我国近年来开发的野果,如猕猴桃、刺梨、沙棘、黑加仑等
 
也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
 
    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我国居民近十年来吃薯类较
 
少,应当鼓励多吃些薯类。
 
    含有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
 
干眼疴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每天进食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