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
2009/2/9 9:13:38

        (风寒湿痹痛、哮喘、咳嗽、腹痛、腹泻、各种闭合性软组织急性扭伤和慢性劳损、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面神经麻痹、目赤肿痛、脱肛、月经病与带下病、蛇蛟伤、产后子宫收缩疼痛、感冒、咳喘、阳缩、头痛、落枕)
        拔罐疗法又称“负压疗法”,是用罐状器具,扣在患处或穴位上,用烧火、温热或直接抽取罐中空气(或温水的方法,造成罐中负压,使它紧吸在皮肤上,造成瘀血现象,从而起到治病作用的一种常见的民间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在我国古代称“角法”,是用牛羊角作罐子,后来改用竹管做罐子,最后又改为陶制罐子和玻璃罐子。早在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中就提到“角法”,可以认为是中国拔罐疗法的起源。到了公元752年,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进一步阐述了“角法”的操作方法:刺破患处,用竹管吸拔出血。到了公元1765年,清代医家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对拔罐疗法进行了更详细,更具体的记述。他深入民间,对民间疗法作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其书中对拔罐疗法的应用地区、出处、形状、适应证、使用方法及优点都作了详尽的记述。他写道:“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大人指,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脐痛则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水合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证。”也对拔罐疗法进行了记述。
        拔罐疗法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印度、希腊、前苏联等国使用这种疗法有较长的历史。而当代的拔罐疗法,无论是在火罐的制作,还是操作方法,以及适应证的研究,都较过去有了进一步的改进提高。目前,我国使用的火罐有以下几种:
        一、竹制火罐
        用直径3~5cm的竹筒,制成8~10cm长,中间略粗,两端略细,形如腰鼓的圆柱形管子,一端留节做底,罐口打磨光滑。其优点是较便、耐用、不易损坏。
        二、陶制火罐
        由陶土烧制而成。罐口平滑,形如木钵。优点是吸力大,缺点是易于损坏。 
        三、玻璃火罐
        这是在陶罐基础上加进改进,用玻璃制成的。因其透明,可随时看到拔罐部位的瘀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这是它的优点。但也易于损坏。
        以上三种火罐,每种又有大、中、小之分,可根据病变部位及疾病性质不同而选用不同型号的火罐。在农村,病家一时找不到专门制作的火罐,也可就地取材,采用玻璃罐头瓶,药瓶,药杯、木碗等作火罐,同样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操作方法】
        拔罐疗法可分为火罐法、水罐法、竹管法、推罐法等。现将它们以操作方法分别叙述于后。
        一、火罐法
        又有投火法、闪火法、贴棉法、隔盖法之分。
        1.投火法
        (1)根据病变位置及疾病性质,选择大小适中的火罐一个或数个,以及火柴,酒精棉球或纸片等。
        (2)让病人取合适的体位,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着,投入罐中,然后立即将火罐罩在选定的部位,停适当的时间起罐。起罐时切不可硬拔硬拉,以免撕破皮肤。
        (3)操作者应以左手扶罐,以右手大拇指沿火罐一侧边缘下压患者肌肤。这样,火罐与肌肤之间就出现一个空隙。空气从这里进入罐内,火罐即自行脱落。投入法适应于侧面横拔,否则容易因燃烧(纸片或酒精棉球)落下而烫伤皮肤。
        2.闪火法 .
        (1)准备好火罐、火柴、酒精棉球、长镊子等用品。
        (2)让病人取合适体位,操作者划着火柴,点燃酒精棉球,然后左手持罐,右手用镊子夹起着火的棉球,在罐内壁中段绕上一周,迅速罩在选定部位。停适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