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喘
2012/2/24 13:29:16
1.双杏煲牛胎盘治痰咳哮喘
【用 料】 牛胎盘1个,甜杏仁15克,苦杏仁12克,生姜3片,红枣3个,酒适量。
【制用法】 牛胎盘清水洗净,浸泡几小时后,再用开水焯透,切块。炒勺烧热,加少量油再烧热,下胎盘块翻炒,炝适量白酒、姜汁,然后加双杏仁、姜片、枣及适量清水,倒人沙锅煲至熟烂。食用。
【功 效】 润肺镇咳,养血填精,大补元气。治虚劳(肺结核)久嗽、哮喘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对体质虚弱者有补益。
2.萝卜鸡蛋治慢性哮喘
【用 料】 红卞萝卜l.5千克,鸡蛋、绿豆适量。
【制用法】 ①冬至时日买红卞萝卜,去头尾,洗净,油污洁净刀切成3毫米厚的均匀片,再以线穿成串,晾干后收藏好。②每次取萝卜干3片,鸡蛋l个,绿豆6克,共放人锅内,加水煮30分钟至豆熟烂。③服时剥去鸡蛋皮,连同萝卜、绿豆及汤一起吃下。从三伏第一天开始服用,每日l次,连续用30天。
【功 效】 止咳平喘。治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注本方是由北京中医研究院王友虞老大夫于1983年在《食品科技》第2期上发表的《治咳喘佳肴——萝卜煮鸡蛋》一文中向咳喘患者分绍的验方化裁而成。王老大夫还敬告患者:①方剂中的食物原料,只能选用这种“卞萝卜”,不能用其他萝卜代替。②烹制和服用时,不要加其他佐料。用沙锅或搪瓷器皿煮制,不能用金属锅或油污容器。③饭前空腹食,早晚均可。④制作时间以冬至这一天为最理想,“三伏”即指头伏第一天至末伏最后一天这段时间。
3.丝瓜花蜜饮清肺平喘
【用 料】 丝瓜花10克,蜂蜜l5克。
【制用法】 将丝瓜花洗净,放入杯内,加开水冲泡。盖上盖浸泡10分钟,倒入蜂蜜搅匀即成。每日饮3次。
【功 效】 清热止咳,消痰下气。治肺热咳嗽、喘急气促等。
4.敷麝香蒜泥止咳平喘
【用 料】 麝香l~1.5克,紫皮蒜10~l5头(所用头数随患者年龄及蒜头大小而定)。
【制用法】 麝香研成细末。蒜去皮捣为烂泥,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中午近12时,患者俯卧,用肥皂水、盐水清洁局部皮肤。中午12时整,将麝香末均匀撒在第7颈椎棘突到第12胸椎棘突的区域内,继将蒜泥覆于麝香上,60~70分钟后将麝香及蒜泥取下,清洗局部,以消毒硼酸软膏涂上,再敷一塑料薄膜,并以胶布固定。大部分患者做l次哮喘即减轻,有的不再发作。为巩固疗效,可连续贴治3年。
【功效】 补益散结,止咳平喘。治陈久性哮喘。
注方见.《陕西中医》l983年第4卷第3期。又据《中药贴敷疗法》按语介绍:
在麝香和蒜泥敷贴区内,分布有大椎、风门、肺俞、膏肓俞、心俞、膈俞诸穴,大都位于交感神经链的附近,正是治疗肺部疾患的有效穴位。膀胱经又主一身之表,为人身之藩篱;督脉统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麝香蒜泥敷贴后可通太阳经及督脉,有振阳而养外之作用。敷贴选在端午节中午12时,是根据祖国医学的“春季养阳”的治则而定的。 经用本方医治的184例中,观察不满2年者共72例,治疗结果:半年以上无哮喘发作者35例,偶有发作,但症状减轻者23例,发作次数减少或症状减轻者l0例,无效4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9.4%。典型病例:王某,男,55岁,于1954年春季始发哮喘。虽经中西医治疗,病情仍日渐加重,四季发作,秋季尤重。患者曾患过敏性鼻炎,对花粉及灰尘过敏。其外祖母及母亲均患哮喘。患者常因气候变化、受寒、潮湿及气压低诱发哮喘,发作前预感胸闷异常,发作时呼吸急促,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张口抬肩,喉中痰鸣,喘息不能平卧,有时彻夜不寐。每年均需住院治疗。l959年6月至1960年4月曾在广州治疗,胸片检查为中度肺气肿。1961年端午节患者开始用此方治疗,用后顿感呼吸通畅,不憋气,胸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