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过敏症)
2012/2/21 13:34:16

    临床上所遇过敏症多半因为脾肾虚,尤其与脾虚更为密切。
    【病因病机】脾胃为仓廪之官,受纳腐熟水谷,有主运化、统血、益气等重要功能。饥饱无常,冷热不适,嗜食肥甘,饮酒过度,思虑劳倦等均能损胃伤脾,使之升降无权,运化等功能均失职而发本病。或七情内伤,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卫外不固,复遇敏感之物(药物、特种食品、物品等)而诱发本病。
    临床症见在遇到致敏物时,全身症状心悸、气短、咳嗽、乏力,甚则呼吸困难、休克等,皮肤可现荨麻疹等。
    【辨证用药】本病主要病机是脾肾不足,营卫不和。治疗原则应以健脾补肾、调和营卫、宣肺固表为主。急性期方用玉屏风散或桂枝汤加减;缓解期用归脾汤、肾气丸。
    处方一(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处方二(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玉屏风散方中黄芪益气固表。自术健脾益气,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功,合黄芪则能使气旺表实,则邪不易内侵。防风走表祛风,并御风邪。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即补中有散,散中有补之义。三药合用,能益气固表,祛邪。
    桂枝汤本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剂。桂枝解肌,驱散外邪,白芍益阴敛营,两药相须为用,则能调和营卫;生姜辛温,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行阳分而发表散寒,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大枣甘平,益气补中,滋脾生津,有补养强壮的作用,姜、枣同用能益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又可调和诸药。清·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说,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两方分别有益气固表、健脾祛风与解肌祛邪、调和营卫的作用。
    中医治疗过敏疾病的原则:①缓解期。当健脾补气,益肾固本,使脾健运正常,气血充盈,抗病能力增强;肾固本强,肾精充足,增强抗过敏能力。②急性期。应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一般过敏性疾病,常表现为腠理不固,营卫不和,开合失常。治疗时当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桂枝汤调和营卫。“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清.尤怡《金匮心典》中引徐彬氏之说)。③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疾病的发作期、急性期治疗当以散风、解痉、解毒、脱敏、平喘、通窍为主;在疾病的缓解期、静止期治疗则以健脾补肾为主。
    【典型医案】马某,女,24岁,工人。主诉患心肌炎,经过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但有心悸、乏力等症,并且对西药和多种食物过敏,遇后可出现心悸加重,气短,皮肤可现荨麻疹等,如羽毛、鸡肉等均不能接触。
    症见西药及多种物品、食物,如羽毛、鸡肉等均不能接触,接触后便会出现反应,并有心悸,乏力,走路便气短而喘。舌质淡红、苔薄,脉弦细。
    证属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治以补肺健脾。方用玉屏风散加味。
    处方:黄芪30克,防风l5克,白术l5克,白鲜皮15克,穿山龙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熟地黄30克,麦冬l5克,白芥子15克,苏子l5克。水煎服。
    二诊:药后心悸好转,余症如前。
    三诊:心悸减轻,两下肢也觉有力,已能骑自行车走5里路(原来不能),并能不用休息一直上到三楼。
    四诊:已无心悸,不再过敏。
    五诊:过敏已愈,可以接触羽毛、吃鸡肉均无妨,只在过劳时有心悸。
    六诊:诸症皆消,已无不适,再一周巩固。
    【附方】
    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见“汗证”。
    桂枝汤(《伤寒论》)见“鼻鼽”。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