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痛(盆腔炎)
2012/2/20 21:33:41

    盆腔炎归于中医学“带下病”“少腹痛”。少腹痛,白带增多,为本病的主要症状。
    【病因病机】由于行经卫生不洁,产后体弱,产道损伤,宫腔手术,或忧思、劳倦伤脾,脾气虚弱,造成体虚,或损伤胞宫脉络,继而发生感染,湿毒稽留冲任,蕴结胞中,冲任失调,带脉受损,约束无力,阴液不守而下,气血瘀滞而成。
    症见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痛经,白带增多,色黄有异味,失眠头晕,倦怠乏力。B超可见输卵管、卵巢、宫旁组织及盆腔黏膜有炎性改变。
    【辨证用药】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用完带汤加减。
    处方: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荆芥穗、柴胡。
    方中白术、山药、人参补气健脾;白芍疏肝扶脾;柴胡升阳,使湿气不下流入里;车前子渗湿利水,使湿浊从小便而走;苍术、陈皮燥湿健脾,芳香行气,使人参、白术等补而不滞;甘草和中;黑荆芥穗人血分,祛风胜湿而止带。全方共奏健脾化湿、升阳止带之功。
    【典型医案】赵某,女,37岁。主诉:患盆腔炎2个月。
    病于2个月前因少腹疼痛、白带增多,经妇科检查诊断为盆腔炎,用中药治疗1个月不效。月经史:14岁初潮,间隔28~30天,带5~6天,量中等。舌质淡红苔薄,脉沉弦。诊断为盆腔炎。
    辨证为经期摄生不慎,邪毒内侵,客于胞宫,冲任受损,带脉失约,气血瘀滞,精津下脱,而为带下。治法:养血调经,疏肝健脾,燥湿清带。方用完带汤加减。
    处方:当归20克,炒白芍15克,香附l0克,乌药l0克,益母草30克,紫荆皮15克,牛膝l5克,延胡索10克,赤芍l0克,柴胡10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l5克(包煎),黄柏10克,薏苡仁30克,白术l5克。5剂。水煎服。
    二诊:背胛、左腰脊发紧时痛,少腹痛减轻,四肢凉。上方减紫花地丁、紫荆皮,加肉桂10克,狗脊l0克,白术l5克。
    三诊:现腹部已不痛,前方续服5剂。
    四诊:病情稳定,再续服前方5剂巩固。
    【附方】完带汤见“带下”。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