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麻疹
2009/1/20 14:26:49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绝大多数病例为直接接触,通过空气飞沫传染。6个月以内的婴儿很少患麻疹。半岁到5岁的儿童发病率极高。麻疹的临床特点是发热,呼吸道症状,皮肤斑丘疹和颊内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
麻疹的患病过程大致如下:
一、潜伏期
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繁殖,然后侵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这个从病毒侵入人体到第一次病毒血症形成的时期为潜伏期。潜伏期没有什么症状出现一般10天左右。
二、前驱期
进入血内的病毒随血流广泛播散,此期可出现发热、疲倦、食欲不振、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怕光、眼睑浮肿等症状,还可在第二大臼齿相对的颊粘膜上出现约1毫米直径大小的白点,,J、白点周围绕以红晕,小白点有时融合成小片。这就是麻疹所特有的口腔粘膜斑(麻疹斑)。可作为诊断麻疹的根据。前驱期约4一v7天左右。
三、发疹期
一般4~5天左右。高烧,出现皮疹。皮疹一般在发烧第4天出现,先见于耳后、颈部,后见于面、肩、胸、背、腹部,最后见于四肢。皮疹大小不一,多为玫瑰色斑丘疹,疹问可见正常皮肤。在发疹期患者体温很高,可达40℃,全身中毒症状也严重。但到皮疹出全时,一切症状都趋于缓解。
四、恢复期
此期血内病毒逐渐消失,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疹退后留下色素沉着,并有糠麸状脱屑),中毒症状减轻,病情好转,逐渐痊愈。
中医治疗宜忌
中医认为麻疹是感受麻毒时邪所致。麻毒时邪主要侵犯肺脾两经。其治疗,宜清热解毒透疹。
处方举例:葛根20克,银花10克,连翘lO克,紫草10克,板兰根20克,蝉衣6克,白茅根20克,生石膏30克,黄芩6克,菊花10克。水煎服。(5岁小儿用量)。
治疗麻疹,忌用辛温药麻黄、桂枝、附片、干姜等。
预防、摄生、饮食宜忌
一、宜重视护理
(1)患儿应隔离,应卧床休息。从发病到出疹后5天内,不能让孩子到外面乱跑。穿的衣服、盖的被子要暖和,避免受凉,但不能捂得太紧。
(2)患儿住处宜安静、清洁,光线不要太强,防止凉风直接吹向患者,但也不能紧闭门窗,影响空气流通。
(3)在保暖的前提下,可以用温水给患者洗澡,这样可以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疹子透发。
(4)患儿宜多喝水,常用淡盐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粘膜的卫生。
(5)常用毛巾擦去眼屎,每天早上用药棉蘸温开水洗去粘在 I蚝上的眼屎,适当地点些眼药水,防止角膜发炎。
做到了以上各点,轻症麻疹患儿能不药而愈。做到了以上各点,能预防麻疹患儿的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喉炎、脑炎等。
二、宜用鲜芫荽煎汤内服
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喝芫荽汤预防麻疹并使麻疹早日透发的独特疗法。芫荽又叫香菜,为常用中药之一,性味辛温,具有解表透疹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芫荽含有挥发油、苹果酸等物质,芫荽溶液能加快外周血液循环,从而使病毒大量流至真皮的毛细血管,引起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增生,血清渗出,形成疹子。因此,麻疹病儿喝芫荽汤是有益无害的。芫荽30克煎水,1日分3次服完。
三、宜重视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吃维生素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在出疹期以吃流质为宜,如牛奶、豆浆、藕粉、菜汤、蛋花汤、鸡汤、番茄汁、瘦肉汤等,也可吃粥、烂糊面、豆腐羹等,并应吃点芫荽、蘑菇、竹笋等汤水,以助疹子透发。在恢复期可吃半流质,如莲子红枣粥、百合粥等,以少吃多餐为好。
以下食疗方,可供选用:
(一)预防麻疹
用芹菜500克,加水500毫升,煎成250毫升,每天饮服适量。或用甘蔗、荸荠、胡萝卜等份,水煎代茶饮。
(二)出疹期
(1)芫荽、荸荠煎汤饮服。
(2)红苋菜250克,水煎服。
(3)荔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