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骨质疏松症
2009/1/20 13:36:50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人,多由于钙质缺乏或其他原因,降低了骨骼硬度所致。
  骨骼是有机组织,也是身体的架构。一般人年龄在35岁时,骨骼最坚硬,但从此后就慢慢地走下坡。这种现象,妇女特别显著。妇女初患骨质疏松症时,她们的骨骼强度不及男人的30%。妇女在35岁后,骨质疏松症发展较快,在停经后,更是加速恶化。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一些老年妇女,遇着轻微的碰撞,就发生了骨折,这就是得了骨质疏松症的缘故。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除遗传性、某些内分泌疾病的影响、废用性(如长期石膏固定以及瘫痪、严重关节炎造成不活动,骨形成作用减少)等而外,饮食中长期缺钙,是造成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症状呢?
  患者常感周身骨痛、乏力、登楼或体位改变时骨痛和乏力更为明显,机体活动受到严重障碍,时间久了下肢肌肉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如合并有脊椎压缩骨折,患者身长可缩短;或因胸廓畸形使肺活动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肺功能。
中医治疗宜忌
  骨质疏松症属于祖国医学的“痿证”、“骨痹”范畴。中医认为。肾主骨,肾气不足可导致骨的衰退和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宜补肾壮骨。
  处方举例:仙灵脾30克,仙茅10克,菟丝子30克,巴戟15克,复盆子12克,黄精30克,肉苁蓉15克,枸杞15克,韭菜子15克,当归15克,鹿角胶15克。水煎服。
  治疗骨质疏松症,忌用攻下利水之药如木通,大戟、芫花、大黄、芒硝等。
预防、摄生、饮食宜忌
  一、宜常跳舞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年老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较少。老年人经常跳舞或散步确能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症发生,并使骨质密度增加。
  有人挑选48名绝经后的健康妇女,分成3组,一组参加跳舞或散步,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第二组除与第一组相同外,另每次增加低强度到强度的其他运动10~15分钟;第三组不参加运动。所有3组的参加试验的人员均同时服用钙剂,每天O.5~l克。1年后,进行骨骼x线照片复查,结果是:跳舞或散步者骨质密度有明显增加,没有发生骨质疏松症。加强运动者(第二组)未显出更好效果(但也有效)。未参加运动者多数骨质密度减低,表明可能发生骨质疏松症。
  运动能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原理是:促进了全身特别是骨骼系统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减少骨质中的钙盐脱落。
  绝经妇女除性激素等内分泌改变外,多数人运动减少,骨骼易于发生退行性改变,骨质脱钙。适当的运动——跳舞或散步,同时补充适量的钙剂,能防止绝经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研究人员认为,跳舞加钙剂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二、宜多吃含钙食物
  哪些食物含钙比较多呢?牛奶、奶粉、牡蛎、鸡蛋、黄豆及豆制品、猪骨头汤、鱼、虾、干贝等含钙都比较多。
  萝卜缨、白菜、芹菜、油菜、蒜苗、韭菜、红枣、柿子、橄榄等含钙量也高。
  吃的食物中要是脂肪太多,会影响钙的吸收。而食物中加点醋,却能促进食物中钙的溶解,使人容易吸收钙质。
  还有一点,钙在人体内的吸收和利用常常受其他成分的影响。对钙吸收利用率影响较大的是磷的配比量。当钙和磷的比例在l:l~l:2时钙的吸收率最高。在食品中,钙磷之比在此范围内要数水产品了。如牡蛎、鳗鲡、凤鲚、梭子蟹等可食部分含有的钙、磷比例均在l:l~1:2的最佳范围内。鱼类等水产品内还含有吸收钙必需的维生素D,这是牛奶等含钙食物所不及的。
  国外学者认为,同畜肉相比,人们可以从含矿物质种类和数量都非常丰富的鱼类等水产食品中得到更多的营养。如日本,土壤中含钙量少,水和蔬菜中含钙量也相对大为减少,所以,日本人多以吃小鱼和海藻来补充钙的不足。他们吃小鱼时几乎整条地吃下去,这可以保证钙的充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