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泌尿系结石
2009/1/19 15:55:01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
泌尿系结石有哪些症状?
(1)血尿:有的病人有肉眼可见的血尿,小便像红茶或酱油一样,有的血尿要在显微镜下检查才能发现。
(2)疼痛:肾结石移动时,病人常有阵发性的剧烈疼痛和放射痛,疼痛先在腰部,然后沿输尿管向膀胱、外生殖器、大腿内侧等处放射,称为肾绞痛。肾绞痛时病人坐立不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淋漓。每次发作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当结石停止移动或进入膀胱后,疼痛突然消失。
(3)排尿异常:肾结石病人还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泌尿系结石可通过X线检查、“B超”检查等确诊。
现代医学认为,泌尿系结石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1)地理环境因素:调查表明,国内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黑龙江省最低,仅占2.5%,贵州省最高,达59%。世界上英国、荷兰、泰国的乌汶、印度东北部等都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区。说明地理环境对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可能这些地区水土中某些元素过于饱和或含量不足。
(2)饮食营养因素:泰国乌汶是著名的尿石区,其农村发病率又比城镇高14倍,调查发现农村食物钙和磷的含量比城镇高,而维生素A、C仅为城镇的1/3。医学家还认为,食物中缺乏维生素 A可使肾盂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这些脱落的角化上皮聚集成团,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意大利西西里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膀胱结石突然增多,明显与战时缺乏蛋白质有关。
(3)感染因素:肾脏细菌感染后,尿中细菌和炎性渗出物质(脓液)积聚成团,可成为晶体物质的沉淀核心。反复感染更易导致尿流不畅。以致尿中有形成分留滞而成结石。
(4)激素和内分泌因素: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动物实验亦证实,将异物植入大白鼠的膀胱,切除卵巢者尿结石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未切除者,若再注入雄激素,则结石的数量和体积都增大。据此认为雄激素能抑制泌尿系结石的生成,雄性激索能促进尿石的生成。
医学家还认为,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造成血液钙大量增高,肾脏排出尿钙、尿磷酸盐过多,增加尿晶体浓度,容易并发结石。
(5)其他因素:尿液排出不畅,尿液中的晶体物质过度饱和,与尿液中的胶体物质结合造成沉淀而形成结石。
长期卧床也易形成尿路结石,骨折、骨结核、脊髓损伤、脊髓炎等疾病,长期卧床,骨质疏松,骨骼大量脱钙,增加尿钙和磷的排泄。加之久病卧床,活动减少,尿液郁积,尿内晶体物质在肾盂肾盏内留滞,增加肾结石形成的机会。科学调查也证明,坐办公室的人比体力劳动者尿石发病率高。
中医治疗宜忌
泌尿系结石属于祖国医学的砂淋、石淋、血淋范畴。中医认为砂淋、石淋、血淋的成因不外乎膀胱有热、肾虚、三焦气化瘀滞、劳累过度等。其治疗,宜清热利湿,行气化瘀,通淋排石。
处方举例:金钱草30克,小茴香15克,木通10克,生大黄15克,石苇30克,篇蓄12克,瞿麦15克,冬葵子30克,海金砂12克,王不留行30克,核桃仁30克。水煎服。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在一般情况下,忌用诃子、石榴皮、赤石脂等收涩药。
预防、摄生、饮食宜忌
一、宜增加饮水量
泌尿系结石患者加大饮水量后能防止尿浓缩,使尿流量增大,有利于较小的砂石排出,同时也可以调节尿液的酸碱度,防止结石进一步增大。
二、宜常洗热水澡帮助排石
有位肾结石患者经过注射复方金钱草针剂和口服中药排石汤等多种治疗都未见效,在一次偶然的洗过热水澡后,小便中意外地排出了一粒结石,到医院复查,肾结石消失了。第二年他又患上了肾结石,他根据前次的经验重复了一遍,结果又排出了结石。以后,几乎是每隔1年左右又得一次肾结石,结果,他都用洗热水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