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胃、十二指肠溃疡
2009/1/19 15:25:23
胃或十二指肠粘膜被腐蚀,形成疮面,就是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通称“溃疡病”)。
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原因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大脑皮层受到某种有害的刺激,如忧愁、恐惧、愤怒、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都会使大脑皮层的机能降低。在大脑皮层机能降低的同时,比较低级的神经中枢的机能反而亢进,就会使胃和十二指肠的功能不正常,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胃部肌肉紧张性加强,胃蠕动增加,供应胃和十二指肠血液的血管痉挛,等等,导致部分的胃粘膜或十二指肠粘膜被消化而形成溃疡。
溃疡病的发作或复发还有一些诱因,如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等等。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利血平、考的松、强的松也都能使溃疡病复发或恶化。
溃疡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部位在上腹部正中或略偏左侧。疼痛的特点和饮食有密切关系,可分为“早发的疼痛”与“迟发的疼痛”两种。
早发的疼痛,在进食后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出现,疼痛持续l~2个小时才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食以后,疼痛又再度出现。
迟发的疼痛,在进食后2~4小时出现,又可分为“夜间痛”和“饥饿性疼痛”两种。“饥饿性疼痛”就是一饿就要痛,吃一点东西疼痛就可以减轻。“夜间痛”是指病人吃了晚饭入睡后被疼痛惊醒。“夜间痛”吃点东西也可减轻疼痛。
一般地说,“早发的疼痛”是胃溃疡的特征,“迟发的疼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特征。
溃疡病在疼痛时吃一点小苏打,就可以减轻疼痛。如果不是溃疡病引起的疼痛,小苏打止痛效果则不明显。
溃疡病疼痛的感觉各有不同,有的是胀痛,有的是烧灼痛,有的是钝痛,有的是刺痛,有的是锥痛。溃疡病还有一些症状如嗳气,吐酸水,常有饥饿感,便秘等。
溃疡病可通过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等确诊。
中医治疗宜忌
溃疡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范畴。发病原因多为长期的精神刺激,情志不调,饮食不节,以致肝胃不和,脾胃不健,胃气郁滞而发病。
中医治疗溃疡病,宜健胃理气止痛。
处方举例:乌贼骨20克,浙贝15克,玄胡12克,香附12克,生蒲黄12克,五灵脂12克,白及30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治疗溃疡病,忌用辛燥药物细辛、麻黄及寒凉药物生石膏、羚羊角、犀角等。
预防、摄生、饮食宜忌
一、宜戒忧愁、恐惧、愤怒
忧愁、恐惧、愤怒这些精神因素均可导致溃疡病的发生或加重。这些不良的精神因素,会使大脑皮层的机能降低,而使比较低级的神经中枢的机能亢进,结果就引起胃和十二指肠的功能不正常,胃酸分泌增多,胃平滑肌痉挛,粘膜抵抗力减弱,在胃酸的作用下发生溃疡或使溃疡加重。
经常处于不愉快的精神状态时,大脑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就经常处于失调的状态中,胃肠蠕动减弱,胃内容物潴留于胃内,刺激胃粘膜而引起炎症,而且使胃窦G细胞兴奋分泌大量胃泌泰刺激壁细胞产生大量的胃酸,酸蚀胃壁形成溃疡。另外,精神上的烦恼与紧张也可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使粘液分泌减少,容易形成十二指肠溃疡。
二、宜按时服药
胃酸的分泌受大脑皮层的指挥。吃饭以后胃酸即大量分泌, 由于食物可以中和胃酸,所以饭后胃内的酸度并不高。饭后2~3小时,胃内的酸度比较高。如果在饭前服用抗酸药,此时胃是空的,药物很快被排入肠中,很难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若在饭后马上服药,因为此时酸度不高,没有必要中和胃酸。最佳的服药时间为饭后l~2时,此时为胃酸分泌最高峰时正好起到抗酸作用,药物可以在胃内维持1~2小时,形成一道保护膜,减少胃酸的刺激,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综上所述,溃疡病患者宜按时服药,最佳服药时间为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