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支气管哮喘
2009/1/19 14:59:5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在发作间歇期或治疗后,症状可完全消失,如常人。
支气管哮喘典型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咳嗽、胸闷或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喘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气急、哮鸣、咳嗽、呼吸困难、多痰,患者常被迫采取坐位,两手前撑,两肩耸起,额部出冷汗,痛苦异常。严重者唇指紫绀。每次发作历时数小时甚至持续发作数日,才逐渐缓解。
支气管哮喘可分为3种类型:
(1)感染性哮喘(内因性哮喘)诱发原因多为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
(2)吸入性哮喘(外因性哮喘或花粉型哮喘)与吸入外界过敏性物质有密切关系。吸入多种风媒花粉、灰尘、尘螨、动物皮毛、人类和动物皮屑、真菌孢子以及多种有机粉尘,都能迅速引起哮喘发作,也有的是几小时以后才引起哮喘发作。这类病人往往有过敏性家族史。
(3)混合型哮喘兼有上述两型的特点,成为“混合型”,此类患者病史多较长,起病常为吸入型,以后反复发作,逐步成为终年哮喘而无缓解季节。
哮喘病的发病季节以秋、冬两季为主。
支气管哮喘常由下列因素诱发:①外界过敏原(包括食物如牛奶、鱼虾等)。②呼吸道感染。③精神因素。④过度劳累。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体征为:胸廓膨胀,隆起呈桶状胸,胸锁乳突肌紧张,腹壁强直,肺部叩诊呈高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伴有干性罗音及哮鸣音;当伴有支气管炎或继发感染时,可闻及湿性罗音。
中医治疗宜忌
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的“哮”证范畴。多系肺内伏痰留饮外邪触发所致。肺中伏痰留饮之由,或因肺虚、肃降失常,津液不布,聚而成痰,或因脾虚,健运失职,湿停成痰;或因肾虚,气不化水,水饮上泛而为留饮。本病之诱发,多由外感六淫,饮食失宜,情志不舒,操劳过度。
支气管哮喘可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进行治疗。
(一)发作期
寒哮证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处方举例:桂枝10克,炙麻绒6克,五味子10克,细辛6克,干姜10克,法半夏10克,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党参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寒哮证的治疗,忌用清热药生石膏、知母、犀角、羚羊角及泻下药大黄、芒硝等。
热哮证宜宣降肺气,定喘化痰。
处方举例:生石膏30克,杏仁12克,炙麻绒6克,黄芩30克,鱼腥草30克,浙贝lO克,白芍30克,甘草6克。水煎服,并兑服鲜竹沥30毫升。
热哮证的治疗,忌用温热药干姜、附片等。
(二)缓解期
宜补肾平喘,化痰逐饮。
处方举例:山药30克,山萸15克,熟地20克,淮牛膝30克,茯苓15克,补骨脂15克,枸杞15克,黄精30克,仙灵脾30克,桂枝10克,麦冬15克,泽泻30克。水煎服。
缓解期的治疗,忌用大戟、芫花、甘遂、黑白丑等药物。
预防、摄生 、饮食宜忌
一、宜加强体育锻炼
有很多支气管哮喘病人,由于经常气喘,心理上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担心受凉、感寒而发病,对参加体育锻炼颇有顾虑,结果变得弱不禁风,反而经常发病。其实,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只有好处,没有害处,而且预防感冒的最好方法只有锻炼。
体育锻炼的方法很多,病人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例如,从夏天开始坚持洗冷水脸、洗冷水脚,甚至洗冷水澡,每天坚持慢跑,或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特别是练气功,可调整迷走神经紧张度,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提高呼吸道粘膜纤毛清除废物的能力,并且能增大膈肌的活动幅度,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据临床观察报道,治疗哮喘病人,在发作时用药物为主控制症状,而在平时则以气功锻炼为主,按中医理论,属阳虚者意守命门、丹田;属阴虚者意守涌泉;阳虚者宜多放松、少意守;阴虚者宜多意守,少放松。用这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