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十三、督脉经穴歌

[日期:2009-05-04]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一)督脉经穴总歌

1.督脉经穴穴名歌

督脉长强与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
脊中中枢筋缩同,至阳灵台神道从;
身柱陶道又大椎,哑门风府脑户随;
强间后顶和百会,前顶囟会上星队;
神庭素髎下水沟,兑端龈交经穴收。

2.督脉经穴分寸歌

尾骨端下长强驻,骶管裂孔取腰俞;
四腰阳关二命门,一腰椎下悬枢存;
十一胸椎是脊中,十中枢九筋缩从;
七至阳上六灵台,五神道三身柱裁;
一胸椎下陶道随,七颈椎下为大椎;
入发五分是哑门,直上一寸风府存;
府上寸半为脑户,户上寸半强间住;
强间寸半上后顶,百会穴于头顶正:
会前寸半是前顶,顶前寸半囟会承;
前发上寸是上星,入发五分是神庭;
高踞鼻尖是素髎,鼻唇沟上人中招;
兑端便在上唇尖,唇系带缝龈交潜。

(二)督脉经穴各歌

1.长强

骶端督脉首长强,止痛镇痉固脱良;
便秘痔疮还泄泻,脱肛疝气及癫狂。

取穴: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针灸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可灸。

功用:镇痉宁神,止痛固肛。

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癫狂,癫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

临床运用:①配承山治疗肠风、痔疮、便秘。②配身柱治疗脊背强痛、惊痫。③配百会、承山、气海治疗脱肛、头昏。④配大敦治疗小肠疝气。⑤配小肠俞治疗泻痢、便秘、小便不利、脱肛。

文献报道:针刺长强、承山治疗痔疮;温针灸长强穴治疗小儿顽固性腹泻;长强刺络加拔罐治疗癫痫;长强穴予药物封闭治疗肛周湿疹、肛门瘙痒都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

2.腰俞

骶管孔中有腰俞,祛风通络痛能舒;
痔疮经闭溲淋沥,脊强癫狂痹痿宜。

取穴: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处。

针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温通经脉,祛风强腰。

主治:月经不调,痔疾,腰脊疼痛,下肢痿痹,癫痫,温疟汗闭。

临床运用:①配悬钟治疗足痿软不用。②配长强、上髎、下髎治疗腰痛、髋胯痛。③配肺俞治疗腰背强直不能转侧。④配风府治疗项强、半身不遂。⑤配次髂、关元、中极治疗盆腔炎。

3.腰阳关

四腰椎下腰阳关,调血强腰祛湿寒;
阳痿遗精淋浊痔,调经止带痹挛安。

取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6-1寸;可灸。

功用:调经活络,祛寒强腰。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

临床运用:①配肾俞、中极、归来治疗淋病、带下。②配肾俞、次髂、委中治疗腰腿痛。③配命门、悬枢治疗多发性神经炎。

文献报道:深刺腰阳关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针刺腰阳关、肾俞、环跳、足三里、委中治疗下肢痿软无力、坐骨神经痛都有较好的疗效。

4.命门

第二腰椎下命门,培元补肾体能温;
调经起痿强腰脊,带下遗精泻痢循。

取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斜刺0.5~1寸。

功用:培元温肾,舒筋镇痉,固精调气。

主治:头痛,身热,阳痿,遗精,带下,遗尿,尿频,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手足逆冷,痫症,角弓反张,瘈瘲。

临床运用:①配天枢、关元、足三里治疗五更泄泻。②配肾俞、八髂治疗痛经、带下、遗尿、阳痿、遗精。③配肾俞、关元治疗腰痛、溺多。

文献报道:艾灸命门抢救施液反应,并配合辅助措施,疗效满意。命门施化脓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提示:有研究认为艾灸命门有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5.悬枢

一腰椎下是悬枢,补肾强腰壮骨施;
脾胃虚寒泄泻痢,肠鸣腹痛脱肛宜。

取穴: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一腰椎棘突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温阳健脾,补肾强腰。

主治:泄泻,腹痛,腰脊强痛。

临床运用:①配天枢、气海治疗泄泻。②配肾俞、委中治疗腰腿痛。③配足三里、内关治疗急性胃炎。④配命门、脊中、中枢、大椎治疗增生性脊柱炎。

6.脊中

十一胸椎下脊中,强腰健脾湿能攻;
癫狂泻痢疳黄疸,腹痛痔疮并脱肛。

取穴: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5-1寸。

功用:健脾利湿,益肾镇痉。

主治:泄泻,黄疸,痔疾,癫痫,小儿疳积,脱肛,腰脊强痛。

临床运用:①配足三里治疗目暗、头昏。②配肾俞命门、腰俞治疗腰闪挫疼痛。③配涌泉治疗癫痫、小儿惊风。④配气海、长强治疗脱肛。

文献报道:针刺脊中、悬枢、脊中、中枢、足三里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7.中枢

十胸椎下是中枢,止痛和中补肾需;
脊强腰酸还腹胀,纳呆呕吐疸黄宜。

取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用:强腰补肾,和胃止痛。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主治:黄疸,呕吐,腹满,腰脊强痛。

临床运用:①配中脘、足三里治疗腹胀痛。②拨按中枢、拔火罐治疗腰痛。③配脊中、命门治疗小儿腰以下瘫软。④配天突治疗心痛及背、胸闷气急。

文献报道:针刺中枢、脊中、悬枢、至阳、筋缩、足三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8.筋缩

筋缩九椎棘下凹,宁神健脾筋急疗;
熄风定志疗癫痫,瘼疯腰酸痉得消。

取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健脾强腰,和胃安神。

主治:癫痫,抽搐,背强,胃痛。

临床运用:①配水道治疗腰脊强痛。②配曲骨、阴谷、行间治疗癫疾。③配人中治疗癔病。

文献报道:针刺筋缩、悬枢、脊中、中枢治疗胃痉挛;针刺筋缩、大椎、风府、肾俞治疗扭转性痉挛都有较好的疗效。

9.至阳(附:灵台)

第七胸椎下至阳,通宣可治肺家伤;
疸黄喘咳胁胸胀,利湿疏经背痛良;

上穴灵台清热毒,更疗痈肿与疔疮。

取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宣肺止咳,利湿活络。

主治:胸胁胀满,黄疸,咳嗽,气喘,背痛,脊强。

临床运用:①配阳陵泉、日月治疗胸胁痛、黄疸。②配列缺治疗咳嗽、胸痛。③配天枢、中脘、气海、足三里治疗胃下垂。④配心俞、内关治疗心律不齐、胸闷。

文献报道:针刺至阳治疗胆道蛔虫症(疼痛顽固者加阳陵泉、足三里);至阳透刺筋缩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针刺至阳配大椎、合谷透后溪、内关、阴陵泉、委中、三阴交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都有较好的疗效。

提示:有观察认为本穴对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肝胆区痛都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附:灵台

取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

针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主治:咳嗽,气喘,疟疾,疔疮,脊背强痛。

临床运用:①配阳陵泉治疗胁肋胀痛。②配合谷、委中治疗疔疮、风疹。③配委中点刺出血治疗丹毒、蜂窝组织炎。

文献报道:点按灵台穴治疗肩颈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10.神道

神道五椎棘下寻,熄风解痉也宁心;
健忘咳嗽惊风疟,背痛忡怔悸并斟。

取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熄风宁心,清热止咳。

主治:心悸,健忘,咳嗽,脊背强痛,疟疾。

临床运用:①配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②配本神、心俞治疗癫痫、神昏。③配少海治疗心悸、多梦。

文献报道:神道透刺至阳治疗疖肿有较好的疗效。

11.身柱

三胸椎下为身柱,镇痉强身脊强舒;
止嗽宁神宣肺气,疔疮癫痫破伤宜。

取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宣肺清热,宁神镇痉。

主治:咳嗽,气喘,癫痫,身热,破伤风,疔疮,脊背强痛。

临床运用:①配委中治疗疮疡初起。②配风门治疗百日咳。③配本神治疗癫痫。④配命门治疗小儿惊痫。⑤配大椎、肺俞、天突、膻中治疗咳嗽。⑥配陶道、肺俞、膏肓治疗虚损、五劳七伤。

文献报道:粗针刺身柱透风府治疗癫痫;身柱、灵台化脓灸治疗哮喘都有较好的疗效。

提示:有观察研究证明艾灸身柱有镇痛作用。本穴对小儿有强身保健作用。

12.陶道

陶道一胸椎下居,疏风解表疟能祛;
骨蒸潮热癫狂痫,头重瘈瘲背痛需。

取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止疟退热,镇痉安神。

主治:头痛,疟疾,热病,脊强。

临床运用:①配神堂、风池治疗颈项强痛、头昏头痛。②配液门治疗疟疾。③配合谷、风池治疗外感发热。④配肺俞治疗发热咳嗽。

文献报道:温和灸陶道治疗麦粒肿有较好的疗效。

13.大椎

胸颈椎交是大椎,三阳会督效当魁;
疏风解表能清热,项强癫狂体质衰;
骨蒸疟疾惊风喘,头背肩胸痛可回。

取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功用:解表清热,益肺宁神,截疟止痛。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

临床运用:①配太阳、风池、合谷治疗感冒。②配间使治疗疟疾。③配人中、阳陵泉、曲池治疗破伤风。④配曲池、合谷治疗流感。⑤配长强治疗背脊强痛。

文献报道:以七星针叩刺大椎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大椎放血拔罐治疗痤疮;针刺大椎放血治疗睑腺炎;针刺大椎、足三里、曲池治疗白细胞减少;针刺大椎、八髂治疗神经梅毒;针刺大椎、天突治疗支气管哮喘都有较好的疗效。

14.哑门

哑门一二颈椎间,通窍宁神利语言;
癫痫哑聋颈项强,半身不遂也能还。

取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

针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散风通络,开窍宁神。

主治: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癫痫,头痛,项强,瘈瘲。

临床运用:①配涌泉治疗中风不语。②配中渚、听宫、耳门治疗聋哑。③配人中、腰奇治疗癫痫。④配百会、太阳治疗头痛。

文献报道:针刺哑门(或配后溪)治疗闪腰;针刺哑门治疗脏躁;针刺哑门、人中、大钟治疗痴呆都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因为深部接近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5.风府

风府枕外陷凹临,疏风通络并宁心;
半身不遂癫狂痫,头痛项强病失音。

取穴:当后发际正中线直上1寸,枕外隆凸之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针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疏散风邪,开窍宁神。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腰后肿痛,失音,癫狂,中风。

临床运用:①配承浆治疗伤风项急。②配合谷治疗后头痛。③配肺俞、太冲、丰隆治疗狂躁奔走、烦闷。④配风池、人中、合谷治疗小儿惊风。⑤配四神聪、申脉、照海治疗癫痫。⑥配百会、太阳、昆仑治疗头痛。

文献报道:针刺风府、风池、内关、神门治疗脑震荡;针刺风府治疗眩晕;针刺风府治疗耳鸣;针刺风府、天突、廉泉治疗假球麻痹;针刺风府、人中、内关治疗神经官能症都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不可深刺,以免伤及深部延髓。有研究提示针刺风府要针尖对向印堂,不得偏向一侧,也不可向上过深,以免伤及椎动脉和延髓;针刺风府针尖要对向人中,即不可偏斜也不可过深,以免伤及椎动脉和延髓而引起意外。

16.脑户

脑户膀胱督脉交,枕骨粗隆上陷凹;
目眩目赤头晕痛,项强癫狂喑哑疗。

取穴1后发际正中直上,风府上1.5寸,枕骨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针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功用:散风清热,开窍镇痉。

主治:头痛,头晕,项强,失音,目赤,癫痫,瘿瘤。

临床运用:①配列缺治疗头痛。②配大椎、风门治疗颈项强痛。③配太冲治疗头晕。④配人中、廉泉、涌泉治疗喑不能言。

17.强间

后发上四寸强间,熄风定志效非凡;
呕吐头晕颈项强,癫狂惊痫治能还。

取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针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功用:平肝熄火,宁心止痛。

主治:头痛,目眩,项强,癫狂。

临床运用:①配合谷、上星治疗头痛。②配中封、太冲治疗眩晕。③配风门治疗项强。④配腰奇、丰隆治疗癫痫。

18.后顶

强间寸半上后顶,散风止痛解挛痉;
眩晕头痛癫狂痫,颈项痹麻痛不宁。

取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脑户上3寸。

针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功用:宁心安神,平肝熄风,散风止痛。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癫痫。

临床运用:①配涌泉治疗眩晕。②配丰隆、人中、内关、风池、中脘治疗癫狂、痫症。③配百会、前顶、太冲治疗巅顶痛。④配外丘治疗颈项痛。

19.百会

百会顶巅会众阳,平肝益气醒神良;
耳鸣惊悸痰迷厥,癫痫中风弓反张。

取穴:在头顶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针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功用:熄风清脑,升阳安神。

主治:头痛,眩晕,耳鸣,怔忡,鼻渊,癫痫,泄泻,脱肛,角弓反张。

临床运用:①配长强治疗脱肛。②配脾俞治疗久泻滑脱。③配环跳治疗风寒湿痹。④配中脘、天枢(左侧)、气海、足三里治疗胃下垂。⑤配风池、太冲治疗头痛、头晕、目眩。⑥配听宫、行间治疗耳鸣。⑦配隐自治疗慢惊风、癫狂、崩漏。

文献报道:针刺百会透曲鬓治疗脑血管病偏瘫;艾灸百会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指压百会治疗呃逆;针刺百会、内关、风池治疗神经官能症;针刺百会、子宫、关元、次髂治疗子宫脱垂都有较好的疗效。

20.前顶(附:囟会)

前顶位于百会前,风邪闭窍用能宣;
平肝镇痉还祛瘀,癫痫眩晕及鼻渊;
百会前三为囟会,囟门未闭禁针研。

取穴:百会穴前1.5寸。

针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功用:安神熄风,活血镇痉。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癫痫,小儿惊风,水肿。

临床运用:①配后顶、颔厌治疗眩晕。②配攒竹、人中治疗小儿惊风。③配太阳、合谷治疗头痛、目眩。④配肺俞、胃俞治疗鼻炎。

附:囟会

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针灸法:平刺0.5-0.8寸,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可灸。

功用:安神醒脑,清热消肿。

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惊悸,癫痫。临床运用:①配百会、前顶治疗头脑冷痛。②配风门、上星治疗鼻塞、鼻渊。③配百会治疗中风。④配支沟、血海、三阴交治疗血虚头晕。⑤配玉枕治疗风寒风热头痛、目眩、目痛。

21.上星

前发际中上上星,清肝通窍目能明;
头痛眩晕还鼻衄,疟疾癫狂热病宁。

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针灸法:平刺0.5~1寸;可灸。

功用:熄风清热,宁神利窍。

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

临床运用:①配百会、列缺治疗头痛。②配风池治疗鼻衄。③配迎香、合谷治疗鼻渊。④配攒竹治疗目痛。⑤配肝俞治疗迎风流泪、目赤肿、目眩。

文献报道:上星穴向前下方平刺0.5-0.8寸,治疗鼻衄;上星透刺百会治疗失眠;针刺上星、人中、内关、风池治疗脑血栓形成;针刺上星、百会治疗脑动脉硬化都有较好的疗效。

22.神庭

发上五分是神庭,平息肝风可镇惊;
头痛目眩癫痫悸,不眠眼肿鼻渊灵。

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针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功用:宁心安神,平肝镇惊。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

临床运用:①配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②配列缺治疗头痛。③配内关、通里治疗惊悸。④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疗目赤肿痛。⑤配风池、合谷、太冲治疗小儿惊风。

文献报道:以长针刺神庭沿头皮平刺约1.5寸,治疗各种鼻炎;针刺神庭治疗中风不语都有较好的疗效。

提示:有研究观察表明针、灸神庭都对中风病人的微循环有改善作用。

23.素髎

素髎高踞鼻之尖,开窍宣通化瘀兼;
惊厥昏迷还喘息,鼻家诸疾一针痊。

取穴: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针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功用:清热开窍,宣肺宁神。

主治:鼻渊,鼻衄,鼻塞,鼻痔,喘息,昏迷,惊厥。

临床运用:①配上星、迎香治疗鼻衄。②配内关、神门治疗心悸。③配合谷、太冲(或十宣)治疗休克。④配内关、百会治疗低血压。

文献报道:点刺素髂治疗麦粒肿;指压素髂治疗中暑、休克、心动过缓、脑炎后遗症都有较好的疗效。

提示:据报道,针刺本穴可引起呼吸功能即时性的加强。

24.水沟

水沟鼻下即人中,开窍祛痰救险凶;
虚脱口昏不语,癫狂惊痫厥中风。

取穴: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针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

功用:苏神开窍,清热熄风。

主治:昏迷,晕厥,癫狂,癫痫,小儿惊风,口角歪斜,风水面肿,腰脊强痛。

临床运用:①配前顶治疗面目浮肿、头痛。②配合谷、十宣治疗休克、虚脱。③配内关、太阳治疗中暑。④配内关治疗癔病。⑤配涌泉、通里治疗失语。⑥配委中治疗急性腰扭挫伤。

文献报道:针刺人中、合谷治疗癔病性木僵;针刺人中(强刺激)治疗顽固性呃逆;针刺人中、风池、风府、太冲治疗精神分裂症;针刺人中配内关、三阴交、委中、极泉治疗脑血栓形成都有较好的疗效。

提示:人中为急救要穴之一,据报道,针刺本穴可引起呼吸功能即时陛的加强,有抗休克的作用。

25.兑端

上唇尖端叫兑端,安神清热胃阴存;
口疮口臭牙龈痛,口癫痫治堪尊。

取穴: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针灸法:向上斜刺0.2-0.3寸。

功用:生津止渴,安神醒脑。

主治:癫狂,牙龈肿痛,口,鼻衄。

临床运用:①配迎香、合谷治疗鼻息肉。②配合谷、颊车治疗牙痛、牙龈痛。③配本神治疗癫疾、呕涎沫、口眼斜。④配内关治疗晕厥。

文献报道:点刺兑端治疗急性胃炎;针刺兑端、内关治疗胸痹症都有较好的疗效。

26.龈交

上唇系带接牙龈,龈交清热并宁神;
癫狂胸痛牙龈肿,鼻渊口噤面瘫循。

取穴: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牙龈的相接处。

针灸法:向上斜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

功用:清热消肿,镇痉宁神。

主治:癫狂,牙龈肿痛,口,口臭,鼻渊。

临床运用:①配上关、大迎、翳风治疗口噤。②配风府治疗颈项强痛。③配合谷治疗牙龈肿痛、口面瘫。

文献报道:针刺龈交治疗急性腰扭伤;在龈交穴注射生理盐水治疗偏瘫伴大便失禁;龈交穴割治法治疗痔疮都有较好的疗效。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针灸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