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路感染
是指尿路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一般指尿路内的细菌感染。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一般分为上尿路感染(即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即膀胱炎)。膀胱炎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可伴有血尿等。肾盂肾炎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腰痛、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叩痛,以及全身中毒症状等;急性肾盂肾炎未及时治愈,病程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肾盂肾炎。X线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
(1)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N)均可增高。
(2)血沉(ESR)测定:血沉可加快。
(3)尿常规检查:尿路感染时,尿沉渣白细胞(WBC)>5个高倍镜视野,并可伴有血尿及少量蛋白尿;尿液中发现白细胞(WBC)管型,对诊断肾盂肾炎有意义;慢性肾盂肾炎时,尿比重可下降。
(4)尿生化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α1-微球蛋白(α1-MG)、β1-微球蛋白(β1-MG)增高,提示为肾盂肾炎。
(5)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如杆菌>105/ml和球菌>104/ml,即可诊断为本病。
(6)1小时细胞排泄率检测:白细胞(WBC)>40万个/小时,红细胞(RBC)>10万个/小时,闪光细胞增多或阳性,可诊断为本病。
2.肾盂肾炎
由各种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袭所引起的肾盂肾盏黏膜和肾小管、肾问质感染性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期,好发于女性,妊娠期的患病率最高。急性期,起病急骤,多有高热、寒战、头痛及全身酸痛、乏力、恶心、呕吐,最突出的是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静脉肾盂造影、肾脏B超、尿道镜及膀胱镜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1)血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急性期或慢性期急性发作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均升高。
(2)尿常规检查:尿蛋白(PRO)可呈阳性反应,镜检可见白细胞管型及红细胞;清洁中段尿检查常有脓球,高倍镜检每视野白细胞在5个以上。
(3)尿沉渣涂片及尿细菌培养检查:可找到或培养出致病菌,有诊断意义。
(4)尿白细胞排泄率测定:95%以上尿路感染病人,可呈阳性。
(5)血沉(ESR)测定:急性期可增快。
(6)肾功能检查:慢性期,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值升高。
(7)尿中酶测定:慢性期,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值明显升高。
3.前列腺炎
细菌沿尿道上行感染前列腺,引起前列腺炎症。本病为男性疾病,一般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意未尽感,排尿淋漓不尽,尿道有炎性分泌物排出,会阴部疼痛,睾丸放射痛,有时出现排尿困难。急性前列腺炎时,起病急骤,可有高热、寒战、前列腺肿胀;如有反复尿路感染史、病程较长者,可考虑为慢性前列腺炎。直肠指诊、 B超检查,有助于前列腺炎诊断。
(1)白细胞(WBC)计数:可增高。
(2)尿常规检测:急性前列腺炎时,可见成堆的脓细胞和较多的红细胞(RBC);慢性前列腺炎时,白细胞(WBC)及红细胞(RBC)均较少。
(3)前列腺按摩液(EPS)和按摩后尿液(VB3)检查:卵磷脂小体减少,VB3细菌培养阳性,而尿道尿液(VB1)、中段尿液(VB2)培养阴性,可诊断为前列腺炎。
4.急性肾小球肾炎
是以血尿、少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肾脏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见于呼吸道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后1~4周。
(1)尿常规检查:尿沉渣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RBC)和多少不等的白细胞(WBC),可见颗粒管型及红细胞管型;尿蛋白(PRO)定量24小时尿中通常低于2克;急性期少尿时,尿比重大于1.020。
(2)血沉(ESR)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定:血沉多数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定度增高。
(3)尿素氮(B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
(4)补体活化第三补体成分(C3)测定:可下降。
(5)循环免疫复合物及冷球蛋白试验:早期均可为阳性。
5.慢性肾小球肾炎(CGN)
是指由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特点,可分为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反复发作型四型,其表现不同。X线摄片、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
(1)尿常规检查:可见血尿、中等量蛋白尿、管型。本病发作时,尿红细胞(RBC)、尿蛋白量相应增多;如出现细胞管型,常提示疾病处于急性活动期;尿比重可受尿量、尿蛋白量多少的影响,晚期因肾功能降低,尿比重常固定在1.010左右。
(2)肾功能检测:因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血尿素、肌酐(Cr)可略高于正常。
6.急进性肾炎(RPGN)
又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为肾小球肾炎中最严重的类型,是指一组病情进行性加重并发展成肾功能衰竭的肾小球肾炎,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临床表现,起病酷似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以颜面为主,有轻、中度血压增高和乏力、恶心、腰痛,尿量明显减少,逐渐发展到无尿、肾功能衰竭。X线检查及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
(1)尿液检查:可见明显血尿,24小时尿蛋白大于1.5克(g)。
(2)肾功能检查:肌酐(Cr)、血尿素氮均升高。
(3)一氧化碳结合力(CO2CP)测定:在酸中毒时降低,提示肾功能明显损害。
(4)血清免疫学检测: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抗GBM)阳性为I型;免疫复合体阳性,冷球蛋白阳性,为Ⅱ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阳性,为Ⅲ型。血清补体,可降低。
(5)肾组织活检:大量细胞占据肾小囊形成新月体,累及50%以上的肾小球,主要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或中性多核白细胞;新月体呈环形或局灶形(闭塞肾小囊50%),早期多为细胞性,中、晚期呈纤维细胞性和硬化性新月体;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严重结构破坏,受新月体挤压而皱缩于肾小球血管极一侧,时有纤维素样坏死灶或毛细血管内增生,常伴有严重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7.IgA肾病
是指以免疫球蛋白A(IgA)为主,呈弥散性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为特征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起病急、病程长,多以突然发作性肉眼血尿起病,血尿多在感染后反复发作或加重,可伴有少量或中等量蛋白尿,部分也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恶性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1)尿常规检查:典型的,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反复波动很大;尿蛋白微量至“+”,肾病时可有大量蛋白尿。
(2)血沉(ESR)检测:常加快。
(3)血清免疫学检测:免疫复合物增高,补体正常;有30%~50%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一过性或波浪性增高,50%6病人可正常。
(4)肾活检:在肾小球系膜上有IgA沉积,为“++”以上,可明确诊断。
8.慢性间质性肾炎(CIN)
是由许多不同病因引起的肾小管和肾问质慢性改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除继发于泌尿系统疾病外,本病演变缓慢,仅表现肾小管功能异常,以远端肾小管受累为主,尿液酸化和浓缩功能障碍,失钾、失钠性肾炎,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疾病晚期可有高血压。静脉肾盂造影、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
(1)尿检测:沉渣部分可见白细胞(WBC)、少量红细胞(RBC)和WBC管型;24小时蛋白定量多<1克。
(2)血、尿蛋白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均增高,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也升高。
(3)尿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可升高。
(4)肾活组织检查:为肾间质不同程度纤维化伴炎性细胞浸润,可以确诊为本病。
9.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又称膜增生性肾炎,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20%。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伴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发病前60%~70%有前驱感染,发病较急时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20%),也可隐匿起病;几乎100%有血尿,常为肉眼血尿;蛋白尿多为非选择性,60%为肾病综合征表现;
80%~90%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变持续发展,半数以上患者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无自愈倾向;本病起病初即呈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现象,与肾功能减退程度不成比例。
(1)血红蛋白(Hb)测定:早期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Hb下降。
(2)肾功能检测:肾功能减退者,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3)血补体等测定:活化第三补体成分、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持续下降,冷球蛋白可为阳性。
(4)肾组织活检:有确诊意义,典型病理改变如下:①光镜。见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并插入到基膜与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襻广泛增生,呈双轨征。②电镜。系膜区及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③免疫荧光检测。见大量活化第三补体成分,伴或不伴免疫球蛋白G(IgG),呈颗粒样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10.肾病综合征
是指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症,并可有感染、血管栓塞、肾功能损害等各种并发症。
(1)尿常规检查:尿蛋白“+ + +”~“+ + + +”,可见到脂肪管型及脂肪变性的上皮细胞,可伴有血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克/升(g/L)。
(2)血脂测定:血胆固醇(TC)增高,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下降。
(3)蛋白电泳测定:总蛋白常减低,白蛋白<30克/升(g/L),α1-球蛋白(α1-G)、β2-微球蛋白(β-MG)显著升高,γ-球蛋白(γ-G)多数较低。
(4)肾功能检查:早期均正常,少尿时可有尿素氮(BUN)增高;后期肾功能减低,血BUN、肌酐(Cr)均可增高。
(5)血沉(ESR)测定:可增快。
(6)凝血功能测定:血黏度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增高,血小板(PLT)计数增高,凝因子Ⅴ、Ⅷ、Ⅹ激活,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阳性。
(7)肾活检:能作出明确的肾小球病理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
11.A Lport综合征(AS)
又称遗传性肾炎、眼一耳一肾综合征,是一种并不少见、遗传方式多样,以血尿、进行性肾功能不全伴或不伴感音性耳聋和眼部改变为临床特征的遗传性疾病。眼科及电测听力检查,有助于诊断。
(1)尿常规检查:可有血尿、蛋白尿。
(2)血红蛋白(Hb)测定:可降低。
(3)血肌酐(Cr)测定:可进行性升高。
(4)肾活检:光镜无异常,免疫荧光检查多为阴性;电镜检查,具特征性,表现为肾小球基膜(GBM)弥漫厚薄不均、分层、网状改变,甚至断裂。在一些女性或儿童患者中,可表现为弥漫GBM变薄,不易与薄基膜病区别。
12.肾性糖尿
系由于肾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而使尿液中葡萄糖的排出增多。临床上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有多饮、多食、多尿酷似糖尿病的表现,极少数患者在较长时间饥饿状态下可发生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
(1)尿糖检测:多次尿糖检测出现阳性反应,特别是空腹晨尿尿糖阳性,更有诊断价值。患者尿糖排出量相差很大,可从小于1克/24小时尿(g/24h尿)到100克/24小时尿不等,大多数患者24小时尿糖的排出量在5~30克。
(2)尿葡萄糖定量测定:这是肾性糖尿诊断的关键性检查。患者在热能摄入平衡的状态下,即每日125.52焦/公斤(J/kg)[30卡/公斤(cal/kg)],其中50%为糖类(即碳水化合物),24小时尿葡萄糖的排出量大于500毫克(mg),即可诊断为肾性糖尿。
(3)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均为正常。
13.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脏是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主要通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碳酸氢钠和远曲小管泌氨、泌H+作用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如上述肾小管储碱排酸功能受到损害,致使机体酸碱平衡紊乱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这种由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称之为肾小管性酸中毒(RTA)。本病可分为近曲RTA(pRTA)和远曲RTA(dRTA)两型,患pRTA的成年人可有骨质疏松的表现;dRTA型可分为高血钾型和低血钾型两型,其表现不同。
(1)高氯性酸中毒检测:各型RTA均表现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下列血液生化指标异常是高氯性酸中毒的特点:①血pH值<7.35。②血碳酸氢盐<22毫摩/升(mmol/L)。③血氯>105毫摩/升。④血阴离子间隙[AG=(Na+K)-(Cl+HC03)]正常,一般正常值为14~16毫摩/升。
(2)尿pH测定:它是判断和检测肾小管酸化功能最简单的方法,但RTA的正确判断必须考虑酸血症和尿pH间的相对关系。
(3)氯化铵负荷试验:可用三日法和一次法,如果用一次法尿 pH值一直在5.5特别是6.O以上,可确诊为经典的Ⅰ型RTA。
(4)尿可滴定酸(TA)、尿铵(NH4)检测:一般dRTA患者, TA和NH4均下降,如在酸血症的状态下,分别低于20毫摩/升(mmol/L)和40毫摩/升,则Ⅰ型RTA的可能性大;如分别低于10毫摩/升和25毫摩/升,则基本可以确诊为Ⅰ型RTA。
(5)碳酸氢盐肾阈值测定:正常成年人肾阈值为24~26毫摩/升(mmol/L),如此阈值明显下降,提示Ⅱ型RTA。
(6)碳酸氢盐清除率测定:远曲小管酸化功能损害时,碳酸氢盐的排出量可略有增加,但清除率多低于15%;相反,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损害时,碳酸氢钠的排出量显著增多,其清除率大多在15%以上。因此,碳酸氢钠清除率>15%,可确诊为Ⅱ型RTA。
(7)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测:在Ⅱ型RTA确立的基础上,如出现肾性糖尿、尿氨基酸、小分子蛋白、尿磷、尿酸排出量增多,则提示近曲小管存在多种重吸收功能障碍。
(8)血醛固酮浓度测定:高钾性RTA患者根据血醛固酮水平,可判断系醛固酮缺乏、醛固酮抗性,还是其他原因所致的高钾性RTA。
(9)血钾和尿钾测定:多数RTA均有血钾浓度和尿钾排出量异常,故此两项测定对于RTA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14.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又称遗传性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低肾素和低醛固酮等。肾上腺B超、CT、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1)尿pH测定:可呈酸性。
(2)肾素和醛固酮测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产生减少,醛固酮水平下降。
(3)唾液中钠钾测定:唾液中Na+/K+比值正常或稍高;用氨苯蝶啶,可引起明显的排Na+潴K+反应。
15.急性肾动脉栓塞
是指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急性栓塞,导致肾脏严重缺血性梗死。临床表现的轻重取决于肾动脉栓塞的速度、程度和范围,肾动脉小分支栓塞或较大分支缓慢地堵塞已形成侧支循环时,可无症状和体征;肾动脉主干或其大分支发生急性栓塞时,常可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发生急性肾梗死、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表现。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肾动脉造影、CT、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助于诊断。
(1)外周血白细胞(WBC)检查:WBC计数增高,核左移。
(2)尿常规检查:镜下血尿,红细胞(RBC)>15/Hp;无菌性白细胞(WBC)尿,WBC>10/Hp;蛋白尿,尿蛋白可为“+”~“++”。
(3)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降低。
(4)血清酶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常在肾梗死后立即升高,3~4天后下降至正常;乳酸脱氢酶(LDH)于肾梗死后1~2天升高,2周后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AKP)于肾梗死后3~5天达最高水平,4周后恢复正常;丙氨酸氨基肽酶(AAP)和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超过正常值7~10倍,升高可持续2~3周或以上。
16.狼疮性肾炎(LN)
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肾脏损害。狼疮性肾炎几乎都有肾脏病变,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肾外表现有发热、关节炎、皮肤黏膜损害、脱发、口腔溃疡、早发性浆膜炎、雷诺征等;肾脏表现分轻型、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型、肾小管损害型、抗磷脂抗体型,表现各不同。
(1)血常规检查:四分之一患者有全血细胞减少,其中80%有中等度贫血,偶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2)血沉(ESR)测定:血沉增快。
(3)尿常规检查:蛋白尿“±”,镜下可见血尿“±~+ + +”,颗粒管型、红细胞(RBC)管型。
(4)尿系列微量蛋白测定: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均升高,提示为近曲小管损害;尿mALB、TRF、IgG升高,提示肾小球病变严重。
(5)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损害时,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r)可增高,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则下降。
(6)蛋白电泳测定等:蛋白电泳测定,呈γ-球蛋白(γ-G)明显升高;类风湿因子测定,常呈阳性;少数患者冷球蛋白试验,可为阳性。
(7)血清免疫学检测:抗核抗体(ANA)为阳性;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抗体测定为阳性,放免法测定>4.2单位/毫升(U/ml),或酶标记法测定>30%有诊断意义;抗心磷脂抗体测定,可为阳性;抗Sm抗体及抗RNP抗体(25%~40%)阳性,免疫复合物(CIC)常增高;补体包括CH50、C3、Clq下降,皮肤狼疮带试验(>70%)阳性。
17.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涉及肾小管和肾小球的病变,造成蛋白不正常排泄和滤过减少,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本病是以两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增加作为早期较敏感的指标。临床表现,早期可无症状,但已有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晚期可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等表现。静脉肾盂造影、B超、肾活检、眼底检查,有助于诊断。
(1)尿常规检查:尿糖、24小时尿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增高。
(2)尿系列蛋白测定: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UTRF)、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均可升高。
(3)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GFR)、肾血流量(RPF),早期均升高,晚期两者均明显下降;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r)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4)血糖测定:空腹血糖>7.2毫摩/升(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有诊断价值。
(5)糖化血红蛋白(GHb)和糖血浆白蛋白(GPP)测定:GH-bA1占血红蛋白(Hb)总量的8%~10%,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GPP占6%左右。
(6)血浆蛋白测定:血浆总蛋白、白蛋白(A)、白蛋白(A)/球蛋白(G)比值均降低,而球蛋白(G)增高。
(7)血脂测定: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降低。
18.急性肾功能衰竭
系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突然降低,以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三期。必要时可做腹部X线平片、CT、磁共振、B超等检查,以排除尿路梗阻性疾病。
(1)尿液检查:每1升尿中尿素氮(BUN)低于10克,尿蛋白(PRO)可为阳性,尿镜检可见白细胞及管型,尿比重小于1.015。
(2)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Cr)测定:均可迅速升高,尿素氮每日升高3.6毫摩/升以上,肌酐每日升高44微摩/升以上,连续5日以上。
(3)肌酐清除率(Cr)测定:1~2日内可由正常值急剧降低到10毫升/分·1.73平方米(ml/min·1.73m2)左右。
(4)尿肌酐与血清肌酐比值测定:可小于20。
(5)尿钠(Na)及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测定:尿钠超过40毫摩/升(mmol/L),滤过钠排泄分数超过2%。
(6)血钾(K)、钠(Na)、氯(C1)测定:血钾增高,而血钠及血氯降低。
19.慢性肾功能衰竭
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致肾功能恶化的结果,尿毒症是进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按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可分为四期,即肾功能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早期及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晚期,其临床表现各异。腹部X线摄片、B超、同位素肾图等检查,有助于本症的诊断。
(1)血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检查:两值均降低。
(2)尿常规检查:尿蛋白(PRO)阳性;镜检可见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各种管型;尿比重在1.018以下,或固定在1.010左右。
(3)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测定:尿素氮明显增高;肌酐持续缓慢增高超过130微摩/升(μmol/L),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肌酐持续缓慢增长超过350微摩/升者,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4)肌酐清除率(Cr)测定:其值降低至80毫升/分·1.73平方米(80ml/(min·1.73m2)以下者,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如其值降低至25毫升/分·1.73平方米以下者,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5)血钙(Ca)及血磷(P)测定:血清钙值下降,血磷值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