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流性食管炎
是指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胆汁等)反流至食管,导致临床症状或并发炎症、溃疡、狭窄等一组疾病,属胃食管反流性病(GERD)。临床上以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胃食管反流、吞咽困难、出血及贫血、出现食管狭窄等并发症为特点。
(1)24小时食管pH监测:诊断本病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我国正常人24小时食管pH监测:pHi4的时间在6%以下,持续5分钟以上的次数≤3次,反流最长持续时间为18分钟,如超过上述数据可确定诊断。
(2)食管腔内压力测定:正常人静止时,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为2~4千帕(kPa)[15~30毫米汞柱(mmHg)],或LES压力与胃腔内压力比>1。当静止时,LES压力<1.33千帕(10毫米汞柱),或两者之比<1,则提示LES功能不全。
(3)酸灌注实验:如注酸30分钟,无症状则为阴性;如注酸过程中产生症状,随即改注生理盐水能缓解,则为阳性。
(4)酸反流试验:pH降至4以下至少3次,即认为是异常反流的证据。
2.慢性胃炎
是一种常见病,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种。一般可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胀满,饭后加重,还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
(1)外周血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值可降低。
(2)基础胃酸分泌量(BAO)及最大泌酸量(MAO)测定: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值均降低,降低程度与腺体萎缩程度密切相关。
(3)促胃液素(胃泌素)测定:胃酸分泌减少者,胃泌素偏高;胃窦黏膜病变严重者,胃泌素偏低。
(4)胃蛋白酶原(PG)测定:慢性萎缩性胃炎,血和尿中胃蛋白酶原含量下降;慢性浅表性胃炎,血和尿中胃蛋白酶原值正常。
(5)幽门螺杆菌检查:如发现此菌,可以明确慢性胃炎的诊断。
3.消化性溃疡
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常以长期性、周期性、与饮食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十二指肠溃疡常发生饭前空腹痛或夜间饥饿痛,进食后疼痛缓解;胃溃疡多在餐后O.5~1小时后疼痛,至下次进餐前缓解。X线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诊断意义较大。
(1)粪便隐血(OB)检查:可为阳性,提示为活动性溃疡。
(2)胃液分析: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多增高,胃溃疡胃酸多正常或偏低;基础胃酸分泌量(BAO)超过15毫摩/小时(mmol/h),加大组胺或五肽胃泌素试验高峰排酸量(PAO)超过40毫摩/小时,基础胃酸分泌量/高峰排酸量(BAO/PAO)超过0.4~O.6(正常值低于O.2),应考虑为十二指肠溃疡等。
4.上消化道出血
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胰管、胆管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上段空肠病变出血。临床上以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热为特征。双重对比X线钡餐检查、数字减影选择性血管造影(DSA)、放射性核素显像、小肠X线气钡对比造影、小肠镜检查等有重要诊断意义。
(1)粪便隐血(OB)检查:可为阳性。
(2)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计数检查: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血尿素氮测定:可升高,但一般不超过14.3毫摩/升(mmol/L),3~4天后可降至正常。
5.克罗恩病
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明确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上以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病程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手术后复发率高为特征。X线检查、内镜检查,有重要诊断意义。
(1)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RBC)、白细胞(WBC)、黏液及脂肪球。
(2)血红蛋白(Hb)及血蛋白质测定:Hb下降,可出现贫血;血蛋白质降低,可出现低蛋白血症。
(3)血沉(ESR)测定:可增快。
6.吸收不良综合征
是指由于各种疾病所致小肠对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电解质的吸收障碍而造成的临床综合征。以脂肪吸收不良最为常见,故又称脂肪泻。除原发疾病外,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泻、乏力、倦怠、精神不振、腹部不适、腹胀腹痛、体重下降、轻度贫血、肠鸣音亢进等。胃肠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小肠镜检查,有诊断意义。
(1)粪便显微镜检查:可发现脂肪颗粒。
(2)粪便脂肪定量检查:正常人每日食脂肪50~100克时,24小时粪便脂肪量低于5克,如24小时粪便脂肪量超过6克,可认为脂肪吸收不良。
(3)脂肪吸收试验:如脂肪吸收率低于95%,为吸收不良(正常人吸收率高于95%)。
(4)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正常应大于8%~10%,吸收不良时减少。
7.溃疡性结肠炎
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直肠黏膜溃疡性病变。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也可向大肠近端连续不间断地逐渐扩展,遍及整个结肠和末端回肠。青壮年多见此病。起病缓慢,易反复发作,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加便血。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1)血常规检查:活动期,白细胞(WBC)总数和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可升高;病程反复发作后,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值下降,可出现低血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
(2)血沉(ESR)测定:活动期可增快。
(3)粪便隐血(OB)检查:为阳性。
(4)血清蛋白电泳检查:常有白蛋白(A)降低,α1-和α2-球蛋白(G)升高。
(5)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常较正常值延长。
8.药物性肝病
是指在治病过程中因治疗剂量的药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有乏力、纳差、黄疸、肝肿大及一些过敏症状等。
(1)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E)增加。
(2)肝功能检查:胆红素(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值可升高。
(3)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可出现阳性。
9.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纤维化,如肝硬化。可出现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B超、CT、磁共振检查及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数增高,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可降低;酒精性肝硬化伴有脾功能亢进时,可出现全血细胞的不同程度的减少。
(2)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均可升高,其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明显,AST/ALT大于2;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也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明显。
(3)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可延长。
(4)血清脂蛋白测定:β-脂蛋白及胆固醇(TC)可升高。
(5)免疫球蛋白(Ig)测定:免疫球蛋白A(IgA)常可明显增加。
10.肝硬化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典型的病例有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的症状和体征。肝脾B超、CT、磁共振检查及胃镜、腹腔镜和食管X线检查等,具有诊断意义。
(1)外周血检查:脾功能亢进时,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均减少。
(2)尿常规检查:黄疸者,尿中胆红素(BIL)增高;无黄疸者,如尿胆原(URO)增加,常提示肝功能不良。
(3)肝功能检查:肝硬化合并活动性肝炎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一般以前者升高较明显。当肝细胞严重损坏时,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较明显;失代偿期,可有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
(4)蛋白电泳检查:肝功能严重损害时,白蛋白(A)减少,球蛋白(G)增加,A/G比值降低或倒置。
(5)血氨及血胆固醇(TC)测定:血氨升高,提示有肝性脑病的可能;肝硬化失代偿期,血胆固醇常降低。
(6)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肝细胞明显受损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且延长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
(7)血清酶测定:单胺氧化酶(MAO)常升高;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胆碱酯酶(ChE)活力如极度下降时,表示预后不良。
(8)免疫球蛋白(Ig)测定:免疫球蛋白A、G、M(IgA、IgG、 IgM)均可增高。
(9)腹水漏出液检查:如并发腹膜炎时,蛋白及细胞数增多,细菌培养可为阳性。
11.肝性脑病
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临床上分为五期,表现为精神症状和神经系统的改变,包括肝性昏迷先兆、肝性昏迷和慢性间歇性肝性脑病。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1)血氨测定:可明显升高,尤其是动脉血氨可升得更高。
(2)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明显延长。
(3)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可升高。
12.肝肾综合征
又称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是指无肾脏病史的严重肝病患者发生不能解释的进行性少尿及氮质血症。晚期或重症肝脏病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病情日益加重,应考虑为本病的可能。
(1)尿常规检查:可有少量蛋白、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尿比重增高。
(2)血钠(Na)及尿钠(Na)测定:血钠偏低;尿钠减少,可低于10毫摩/升。
(3)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测定:两值均升高。
13.急性胆囊炎
由化学刺激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炎症。临床表现有发热、右上腹疼痛,可有轻度黄疸和血白细胞(WBC)增多等。X线摄片、胆管造影、B超、CT检查等有诊断价值。
(1)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均可轻度升高,如明显升高应考虑可能为胆囊坏死或积脓。
(2)血清淀粉酶(AMY)测定:血清淀粉酶常可轻度升高,并发急性胰腺炎时则显著升高。
(3)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可有轻度升高。
14.慢性胰腺炎
指胰腺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破坏及纤维化,常伴有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分为慢性复发型和慢性消化不良型两型,以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为特点。腹部X线平片、逆行性胰胆管造影、B超及CT检查等有助于本病诊断。
(1)血及尿糖(GLU)测定: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2)粪便常规检查:粪脂含量增高,镜检可见肌纤维及脂肪滴。
(3)淀粉酶(AMY)及脂肪酶(LPS)测定:急性发作期,两值均可升高。
(4)血清胆囊收缩素(CCK)测定:慢性胰腺炎时,可升高。
(5)血浆胰多肽(PP)测定:可显著下降。
15.原发性腹膜炎
是细菌由血行转移至腹腔所致的急性腹膜炎症。临床上以起病急、高热、腹痛、腹膜刺激征为特点。
(1)白细胞(WBC)检测:多数增高。
(2)腹水常规检查:腹水比重≥1.018,白细胞(WBC)>300/ mm3,蛋白在克/100ml左右。
(3)腹水细菌培养:找到细菌,可以确诊。